[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胶模具的扁头顶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9779.0 | 申请日: | 201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2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融达坤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塑胶模具 顶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塑胶模具的扁头顶针,包括针头和针杆,针头和针杆一体成型,所述针杆包括依次相连的圆杆部、渐变部和扁头部;渐变部的两侧由靠近圆杆部的一端向远离圆杆部的一端逐渐变窄,针头为圆饼状结构,针头的上下两底面与环形侧面的棱边设有渐变梯台。本申请采用一体成型的扁头针,扁头部与圆杆部之间设有较长的渐变部,避免渐变部过短,在顶出过程中被卡住;本申请解决塑胶模具中顶出塑料产品筋条部分的限制,采用扁头顶针,有效增加与塑胶模具的接触面积,增强顶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塑胶模具的扁头顶针。
背景技术
在塑胶模具加工的过程中,为了塑料产品筋条部分的顶出,顶针在塑胶模具中被广泛使用。但传统的顶针通常采用圆顶针,圆顶针在顶出筋条时,常常会由于体形过大导致无法摆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塑胶模具的扁头顶针,解决塑胶模具中顶出塑料产品筋条部分的限制,采用扁头顶针,有效增加与塑胶模具的接触面积,增强顶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塑胶模具的扁头顶针,包括针头和针杆,针头和针杆一体成型,所述针杆包括依次相连的圆杆部、渐变部和扁头部;渐变部的两侧由靠近圆杆部的一端向远离圆杆部的一端逐渐变窄。
进一步的,针头为圆饼状结构。
进一步的,针头的上下两底面与环形侧面的棱边设有渐变梯台。
进一步的,针头的直径为0.5cm。
进一步的,圆杆部的直径为0.3cm。
进一步的,圆杆部的外侧面间隔设有多个齿口。
进一步的,渐变部的长度为L,L的范围为1≤L≤5。
进一步的,扁头部的横截面为矩形体。
进一步的,针头和针杆的材质为SKD61模具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一体成型的扁头针,扁头部与圆杆部之间设有较长的渐变部,避免渐变部过短,在顶出过程中被卡住;本申请解决塑胶模具中顶出塑料产品筋条部分的限制,采用扁头顶针,有效增加与塑胶模具的接触面积,增强顶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0-针头,11-针杆,12-圆杆部,13-渐变部,14-扁头部,15-渐变梯台,16-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融达坤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融达坤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9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纤维生产的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收管道爆炸实验中末端冲击波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