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蛳去尾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99586.5 | 申请日: | 2019-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8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梁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桂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2C29/00 | 分类号: | A22C2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蛳 去尾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蛳去尾机包括定位机构,包括水平设于机架上的定位槽,定位槽上设有若干定位孔,螺蛳的尾端进入定位孔;切除机构,包括设于定位机构下端的切刀,切刀通过驱动结构安装在机架上,切刀贴着定位槽底面移动;下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顶升结构和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旋转结构,定位槽连接旋转结构,顶升结构驱动旋转结构转动将定位槽抬起并旋转。通过将承载螺蛳的定位槽设置在可转动的下料机构上,将去尾后的定位槽转动至倾覆状态,使得螺蛳可以受重力自动落下,实现快速下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贝类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蛳去尾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螺蛳,最常见的有田螺,香螺以及海螺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螺蛳在食用时很难将螺肉取出,为了方便食用必须将尾部去除。但目前的螺蛳去尾大多停留在人工去尾的阶段,不仅剪尾困难,而且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不能满足日渐增大的消费需求。
现有一种螺蛳去尾装置,包括设有若干锥形孔的拨动盘,螺蛳的尾部露在拨动盘的外部,拨动盘的下方设有可以移动的长刀片,长刀片的刀刃贴近拨动盘的底面。当刀片移动时,将露出的螺蛳尾部切除,实现了螺蛳去尾的批量操作。
但上述的螺蛳去尾装置在去尾之后,螺蛳仍然留置在孔洞之中,需要人工将螺蛳从孔洞中取出,其操作仍然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螺蛳去尾装置去尾后螺蛳下料不方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倾倒下料的螺蛳去尾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蛳去尾机,包括,
定位机构,包括水平设于机架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上设有若干定位孔,螺蛳的尾端进入所述定位孔;
切除机构,包括所述定位机构下端的切刀,所述切刀通过驱动结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切刀贴着所述定位槽底面移动;
下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顶升结构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旋转结构,所述定位槽连接所述旋转结构,所述顶升结构驱动所述旋转结构转动将所述定位槽抬起并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蛳去尾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转结构包括,
旋转轴,设于所述机架的一端;
托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轴上,绕所述旋转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蛳去尾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托架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底部,且所述旋转轴旋转时与所述定位槽底部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蛳去尾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升结构包括连接所述旋转结构的顶升杆,所述顶升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机架和所述托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蛳去尾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升杆为气压杆,所述气压杆与气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蛳去尾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驱动结构包括
直线导轨,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与所述机架上,其上活动设有滑块,所述切刀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滑块上
丝杆,平行于所述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其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切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母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蛳去尾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定位槽的上部,其一端与所述旋转结构连接,随所述定位槽一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桂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桂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9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护理用腰部护理带
- 下一篇:一种加药桶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