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灌溉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97106.1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0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蒋宇;王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5/16 |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4200 贵州省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灌溉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灌溉系统,属于灌溉技术领域,包括水池、主水管、水泵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水泵连接在主水管上,所述主水管一端设置于水池中,另一端连接有多根支管,所述每根支管上设有水阀,所述支管上设有喷头,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水泵、水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支持多个通信接口的多个通信通道,以便于可以构建多个局域网,多种通信通道进行对灌溉设备的控制,通过远程的移动客户端实现对水泵、以及水管上的水阀远程控制作业,与云端无缝互联实现软件远程集中控制灌溉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利行业应用的灌溉系统都是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的,这类系统普遍存在功能单一,操作复杂,信息共享程度低,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等缺点。存在没有科学的智慧灌溉云平台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方案、灌溉与施肥作业不规范、随意性大等问题,而且难以实现对灌溉设备的联网和智能控制。
近几年,互联网+、水利云、水利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这些技术的逐渐成熟,但是目前为止在互联网+的灌溉模式功能比较一,并没有采用,在控制节点上采用单一的通信接口进行控制,并不能自由的进行组建相关的局域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多通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多种通信接口通道进行控制、能够自由的组建网络、扩展性好的智能灌溉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灌溉系统,包括水池、主水管、水泵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水泵连接在主水管上,所述主水管一端设置于水池中,另一端连接有多根支管,所述每根支管上设有水阀,所述支管上设有喷头,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水泵、水阀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基站、控制节点、智能物联网关、移动客户端以及云服务器;所述控制节点与所述水阀连接,所述智能物联网关与所述控制节点连接,所述移动客户端与所述智能物联网连接,所述云服务器通过基站与智能物联网关连接;所述智能物联网关支持多通道通信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物联网关还连接有中控主机,所述中控主机连接有LED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物联网关支持的通信接口包括RS485、Lora/433MHz、ZigBee、RJ45/Wi-Fi、2G/4G和NB-IOT。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客户端通过以太网与所述智能物联网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客户端包括PC机、平板电脑和手机。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节点集成多种类型传感器接口,集成水阀控制接口和水泵控制接口。采用多通道通信接口融合技术,实现各种场景灵活自组网,构建多个域网/局域网内智能节水灌溉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基站为2G或者4G或者NB-IOT基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支持多个通信接口的多个通信通道,多种通信通道进行对灌溉设备的控制,通过远程的移动客户端实现对水泵、以及水管上的水阀远程控制作业,与云端无缝互联实现软件远程集中控制灌溉作业。
2、本实用新型中,在智能物联网关上连接中控室主机,将数据显示在中控室主机连接的LED显示屏上,在中控室可完成对设备的控制,实现远程、本地同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谷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7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