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6371.8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6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卓驹;丁洁民;张峥;项圣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1/02;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跨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桁架桥部(1)与悬索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三端道路走向不能全完对正的情况;结构轻巧,节省材料;桥上视野开阔;桥下空间宽敞,有利于通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上,桥梁结构体系有四种:梁式桥、拱桥、悬索桥、刚构桥。近现代随着建筑材料和设计技术的发展,在四大桥梁类型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一些新型的桥梁体系。如斜拉桥、悬带桥等。
按桥梁的桥跨结构数量分,可以分为单跨、两跨、三跨、多跨等。桥梁桥跨数量越少,需要的下部的桥墩就越少,由于桥墩会影响航道通行,且其施工一般在水下,施工昂贵,作业困难且风险较大。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一般希望使用尽可能大的跨度和尽可能少的桥跨数量实现跨越。
但是,实践中,往往也遇到需要通过一座桥连接三个或更多地块的情况,此时,传统的桥跨结构体系往往只是考虑两点连接,难以满足这样的需求,有必要根据现实的场地条件及桥梁建筑功能考虑新的结构体系。对于理想三边等边的情况,可以采用环形、星形等平面布置,通过将两点连接的传统桥梁体系延拓为三点连接解决。然而,现实中也往往遇到三岸中其中两岸相距较近,而第三岸与其他两岸相距较远的情况。此时,单一的桥梁形式难以充分发挥优势,因地制宜通过组合的方式综合解决是更合理的方案。
因此,需要设计桥跨结构,将该桥跨结构应用于桥梁中,充分发挥各种桥型的优势,获得经济可行,美观实适用的桥梁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桥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桥跨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桁架桥部与悬索桥部。
所述的桁架桥部包括上弦、桁架桥桥面、下弦和腹杆,所述腹杆分别连接上弦与下弦,所述桁架桥桥面连接上弦或下弦。
所述的桁架桥桥面为弯折形平面。
所述的悬索桥部一端与弯折形平面的弯折处连接,另一端与地面桥台连接。
所述的悬索桥部包括相互连接的悬索桥桥面与索杆组件。
所述的索杆组件包括桅杆,背索,主缆和吊杆,所述主缆分别与背索、桅杆和吊杆连接,所述吊杆与悬索桥桥面连接。
所述的吊杆与悬索桥桥面单侧连接。
所述的吊杆与悬索桥桥面的夹角为40°~70°。
所述的主缆一端与桅杆和背索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桁架桥部连接。
所述的桅杆和背索底端与地面桥台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悬索桥部与桁架桥部相连的结构,桁架桥部客观上给悬索桥部一端提供了弹性边界。
(2)桁架桥桥面为弯折形平面,悬索桥部一端与弯折形平面的弯折处连接,可应用于三端道路走向不能全完对正的情况。
(3)结构轻巧,降低了桥体的自重,节省材料。
(4)桥上视野开阔:对于悬索桥部,吊杆只在靠近桅杆的一侧与悬索桥桥面相连接,所以另一侧无结构物遮挡视野,可以有更开阔的景观和视野。
(5)桥下空间宽敞:对于悬索桥部,主要由桅杆和背索承力,只在另一端有柱子与地面桥台相连,桥下空间宽敞,有利于通航。
(6)吊杆与悬索桥桥面的夹角为40°~70°,具备很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6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式内镜储存柜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顶棚安装吊杆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