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高效搅拌装置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6132.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9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姝;曹志军;吴玄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28 | 分类号: | B01J19/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黄诗锦;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高效 搅拌 装置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高效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侧设有球状的釜体,所述釜体的中部固定贯穿有竖向设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经由驱动机构驱动绕着支撑环的轴线旋转,搅拌轴上位于釜体内部的轴段上滑动套设有至少一根搅拌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将反应釜的釜体设置成球形状并可随搅拌轴一起旋转,不仅增加了内部容量,而且釜体的转动可以均匀混合反应物,提高反应物的搅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高效搅拌装置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化工产业在相关产品的反应方面须有针对性的反应装置,传统的反应装置通常为反应釜,但是现有的反应釜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呈柱形釜体状,占据了空间且内部容量小;(2)釜体多以固定安装,不能转动,传动装置只对搅拌轴进行传动,传动效率不高;(3)搅拌棒多以单一棒状的形式,安装在固定位置,不能对不同部位的反应物进行搅拌,只能一个方向对反应物进行搅拌,不能多方位的起到搅拌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有高效搅拌装置的反应釜,结构设计合理,有效提高搅拌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高效搅拌装置的反应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侧设有球状的釜体,所述釜体的中部固定贯穿有竖向设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经由驱动机构驱动绕着支撑环的轴线旋转,搅拌轴上位于釜体内部的轴段上滑动套设有至少一根搅拌棒。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内齿圈、行走齿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内齿圈固定安装在支撑环的内侧面,所述行走齿轮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搅拌轴的上下两端,行走齿轮与内齿圈传动啮合;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搅拌轴的上端,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位于搅拌轴上端的行走齿轮固定连接,以驱动行走齿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U型状的安装凹部,所述行走齿轮位于安装凹部内侧且中部固定贯穿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设在安装凹部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安装凹部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的内侧同轴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内齿圈固定安装在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的上端侧壁设有加料孔,所述加料孔处安装有入孔密封盖;所述釜体的下端中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孔处安装有出孔密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穿过釜体并与外部供水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的中部固定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固定在搅拌轴的限位片,每个限位片与隔离套之间均滑动套设有一根搅拌棒,所述搅拌棒的端部连接有搅拌球。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呈十字形状,搅拌棒的中部设有以利于搅拌轴滑动贯穿的竖向通孔,搅拌棒的四端均固联有搅拌球。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球包括相互正交的外圆环、中间圆环以及内圆环,所述外圆环与搅拌棒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圆环固定在外圆环的内侧面,所述内圆环固定在中间圆环的内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片所在的球面直径大于搅拌棒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反应釜的釜体设置成球形状并可随搅拌轴一起旋转,不仅增加了内部容量,而且釜体的转动可以均匀混合反应物,提高反应物的搅拌效果;(2)由于两根搅拌棒均与搅拌轴滑动连接,当搅拌轴绕支撑环的轴线旋转时,两根搅拌棒则可以沿着搅拌轴上下滑动,实现对釜体内不同部位进行搅拌,防止出现搅拌不均匀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剖面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6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渗透浓水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螺旋式反渗透膜清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