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外漏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6006.7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3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三妹;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肖明洲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漏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外漏报警器,包括胶布,所述胶布设置有盒体及开关,所述盒体底部安装于所述胶布表面,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电阻承台、蜂鸣器、电源及微处理器,所述电阻承台底部设置有力敏电阻,所述微处理器与力敏电阻、蜂鸣器、开关、电源分别电性连接。如果静脉注射过程中输液外漏引起扎针部位的组织水肿,组织水肿会挤压力敏电阻,改变力敏电阻的电阻值大小,从而引起电流改变。当电流的变化超出预设范围值时,微处理器向蜂鸣器发出信号,使蜂鸣器报警,及时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迅速做出应对措施,避免患者扎针部位的组织水肿进一步扩大,使用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外漏报警器。
背景技术
输液外漏是静脉注射时针头穿刺到了血管外面,造成了药液的外漏和出血,会出现局部组织水肿和疼痛的症状,是一种输液时经常出现的情况。输液外漏引起扎针部位疼痛时,患者可以立即察觉,但如果输液外漏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开始时患者是注意不到的,但发现时就已经肿成一个大包了。且该部位的水肿需患者自身将外漏的药液完全吸收后才会消肿,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天或是三天,持续时间长,而且患者由于局部组织水肿会感觉疼痛不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外漏报警器来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输液外漏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输液外漏报警器,包括胶布1,所述胶布1设置有盒体2及开关3,所述盒体2底部安装于所述胶布1表面,所述盒体2内部设置有电阻承台4、蜂鸣器6、电源及微处理器,所述电阻承台4底部设置有力敏电阻5,所述微处理器与力敏电阻5、蜂鸣器6、开关3、电源分别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2顶部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胶布1对应力敏电阻5底部处为镂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2顶部内壁与胶布1表面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所述电阻承台4高度为第一高度H1,所述力敏电阻5厚度为第一厚度W1,所述第一高度H1与第一厚度W1之和大于第一距离D1。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承台4为乒乓球拍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2顶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2为透明硬质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微处理器型号为STM32F030R8T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胶布、盒体及开关,盒体底部为敞口且安装于所述胶布表面,盒体内部设置有电阻承台、蜂鸣器及电源,电阻承台底部设置有力敏电阻。当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将力敏电阻平贴于患者静脉注射扎针部位的皮肤表面,然后将胶布底部粘贴于患者皮肤表面,再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如果静脉注射过程中输液外漏引起扎针部位的组织水肿,组织水肿会挤压力敏电阻,改变力敏电阻的电阻值大小,从而引起电流改变。当电流的变化超出预设范围值时,蜂鸣器报警,及时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迅速做出应对措施,避免扎针部位的组织水肿进一步扩大,减小组织水肿范围,缩短组织水肿的消肿时间,减轻病人痛苦,使用方便安全。
(2)本实用新型盒体顶部设置有指示灯,方便患者或医护人员知晓本实用新型输液外漏报警器通电是否正常。若按下开关指示灯不亮,表面本实用新型输液外漏报警器不通电,无法正常工作,提醒患者或医护人员及时更换或维修,方便提前识别故障,使用安全可靠。
(3)所述盒体顶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有利于盒体内部通风,保持盒体内部干燥,从而使患者扎针部位皮肤保持干燥,提高患者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6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刺伤留置针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ITO激光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