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阻尼力的座椅阻尼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92933.1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5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成;范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士顿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F16F9/34;F16F9/44;A47C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阻尼力 座椅 阻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阻尼力的座椅阻尼器,包括外缸体、内缸体、活塞组件、空心活塞杆、调节结构、导向结构和压缩阀,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基座和导向油封,导向基座的底部设有一止回密封片,止回密封片与空心活塞杆之间过盈配合;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杆和调节拨叉,调节杆的前端表面设有横向导流槽,横向导流槽的一端设有汇流孔,空心活塞杆上设有导流孔;压缩阀采用安全泄压阀结构,其包括阀座、阀套、阀芯、阀瓣和复位弹簧,阀瓣上设有泄压通道,阀芯上设有配合泄压通道的至少一片阻尼阀片。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结构可以进一步保障活塞杆上下运动的稳定性;调节结构制作工艺简单,调节稳定性好;压缩阀可以确保阻尼器的使用稳定可靠,降低返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辅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调阻尼力的座椅阻尼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座椅阻尼器作为保障座椅乘坐舒适性的辅助结构,得到不断研发和改进,但是目前,由于座椅阻尼器的内缸体和活塞杆均具备一定的长度,为了保证活塞杆在内缸体内推动活塞动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往往需要采用专门的导向结构对活塞杆进行导向和支撑;由于阻尼器底部通常采用单向阀的结构,为了活塞杆能够顺利往下移动,导向基座下侧的一部分油(该部分油的体积与活塞杆下移部分的体积相对应)需要流到导向基座的上侧并通过导向基座的导流进入到外缸体中,通常会在导向基座内侧和活塞杆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的存在使得活塞杆在往上移动的过程中也会有油通过导向基座在外缸体和内缸体之间相互流通,导致活塞杆的运动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而为了提高座椅舒适性,座椅阻尼器的阻尼力通常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阻尼器的活塞杆在推进压缩时,活塞下腔的液压油需要通过活塞杆、调节杆和活塞连接头的内部穿过活塞流到活塞下腔中;活塞杆在复原拉伸时,活塞上腔的液压油需要通过活塞杆、调节杆和活塞连接头的内部穿过活塞流到活塞下腔中;现有座椅阻尼器的调节结构通常是在活塞连接头上开设辅助导流孔配合活塞杆和调节杆上的导流孔将活塞上腔中的液压油导流到活塞下腔中或者将活塞下腔中的液压油导流到活塞上腔中,由于活塞连接头和活塞杆之间通常采用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处又很难直接开孔,因此,需要设计较为复杂的油路通道才能使得活塞上腔/活塞下腔中的液压油可以顺利通过活塞连接头、活塞杆和调节杆进入活塞下腔/活塞上腔中,而且转动调节杆时,也是调节杆上的导流孔和活塞杆上的导流孔之间对准或者错开来调节阻尼力,该种结构通常需要在活塞杆的端部设计安装台阶配合活塞连接头,活塞杆和活塞连接头的结构复杂,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制作成本高,调节稳定性较差;
而且座椅阻尼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有一个偶发性技术缺陷,就是当阻尼器的活塞下腔内的油压过大时,由于活塞下腔的液压油进入活塞上腔的通道结构比较特殊,会将活塞卡死无法进行活动,而且现有技术中活塞下腔下部的底阀一般都是一个常规的单向阀,虽然后很好的注入液压油,但是且无法给阻尼器泄压,因此,会导致阻尼器失去阻尼作用,变成硬邦邦的刚性体,不再具有缓冲或者弹性作用,不仅影响使用舒适性,提高产品的返修率,而且影响产品的声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导向结构采用与空心活塞杆过盈配合的止回密封片对导向基座的底部和空心活塞杆之间进行轴向密封,确保活塞杆上移过程中与导向基座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活塞杆上移过程中,内缸体和外缸体之间的液压油相互流通,从而保障活塞杆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且在调节结构中将导流孔开在空心活塞杆上与活塞连接头错开位置处,只需在空心活塞杆和调节杆上开设导流孔,无需在活塞连接头上开设辅助导流孔,内部油路通道简单,空心活塞杆和活塞连接头的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且调节杆上设计了配合导流孔的汇流孔和横向导流槽,使得其调节时是通过空心活塞杆上的导流孔和调节杆上的汇流孔、横向导流槽和汇流孔之间的对准和错开来调节阻尼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士顿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士顿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2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基坑承压水控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漆料干粉混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