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部穿戴设备及颈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2639.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9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部 穿戴 设备 颈部 保护装置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头部穿戴设备,包括:头圈组件,用于束缚在佩戴者的头部,并环绕所述佩戴者的额部和后枕部;下颌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头圈组件,用于束缚在所述佩戴者的下颌部;以及电子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头圈组件和/或所述下颌带,用于感应所述头圈组件和/或所述下颌带对所述佩戴者头部的束缚状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头部穿戴设备及颈部保护装置,能够检测头部穿戴设备对乘客头部的束缚状态,保证头部穿戴设备能够良好地保护佩戴者的头部,并使颈部保护装置能够起到防范甩鞭损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安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部穿戴设备及颈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甩鞭损伤是一种由于高速行驶车辆突然刹车或撞击到相对静止的车辆尾部使其突然减速,车上的乘客因惯性作用,头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前和向后剧烈晃动而引起的病症。目前对机动车乘员的保护通常依赖于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无法有效防范甩鞭损伤。尤其是对于机动车后排乘客以及颈椎发育尚不完全的婴幼儿而言,甩鞭损伤所可能造成的伤害更大。
为了防范甩鞭损伤,有必要开发出针对性的防护用品,通过防护用品对乘客的合理束缚防止乘客头部在短时间内出现向前或向后的剧烈晃动。此时,防护用品的束缚状态就直接关系到甩鞭损伤发生时防护用品的保护,因此需要对防护用品,尤其是头部防护用品的束缚状态进行实时检测,以保证用于防范甩鞭损伤的防护用品切实可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头部穿戴设备及颈部保护装置,能够检测头部穿戴设备对乘客头部的束缚状态,保证头部穿戴设备能够良好地保护佩戴者的头部,并使颈部保护装置能够起到防范甩鞭损伤的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头部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圈组件,用于束缚在佩戴者的头部,并环绕所述佩戴者的额部和后枕部;
下颌带,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头圈组件,用于束缚在所述佩戴者的下颌部;以及
电子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头圈组件和/或所述下颌带,用于感应所述头圈组件和/或所述下颌带对所述佩戴者头部的束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圈组件包括:
圈体,包括弯曲的长条状结构,并且所述长条状结构的两端互相叠设;以及
调整结构,安装于所述长条状结构两端的叠设区域,能够通过限制所述长条状结构两端的相对位置以调整所述圈体的周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长条状结构两端的相对面上均设有齿条,所述调整结构包括:
壳体,套设于所述长条状结构两端叠设区域的外部;
转动轴,贯穿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长条状结构互相叠设的两端之间;
外齿轮,设在壳体内,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与所述长条状结构两端的所述齿条均啮合;以及
旋钮,设在壳体外,与所述转动轴或所述外齿轮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钮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
按钮,沿所述旋钮的径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插销,在所述按钮的滑动过程中,通过所述插销和所述卡槽的配合能够使所述旋钮分别处于锁定状态和自由状态;以及
复位装置,连接于所述按钮,能够使所述旋钮具有向锁定状态的运动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穿戴设备还包括:
蓝牙模块,用于传输所述电子感应开关的感应信号;以及
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电子感应开关和所述蓝牙模块供电;
所述壳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2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储效果佳的蛋形寿司饭团模具
- 下一篇:咪齿进料检测装置及拉链缝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