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水隧洞复合衬砌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2191.2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0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华;姜燕;贾恺;李志云;徐传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庞学哲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水 隧洞 复合 衬砌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水隧洞复合衬砌结构,包括外衬结构,设在输水隧洞的内壁上;内衬结构,采用管体铺设在输水隧洞中,所述管体与所述外衬结构之间留有间隙;及填充物,部分填充所述间隙,并将所述内衬结构限位。该结构在外衬结构和内衬结构之间留有间隙,内外衬之间具有较大的排水通道,该通道面积大,不堵塞,充分保障内外衬结构之间有压水的排除,并且能做到排水性能长期优异,有效的解决了管体内衬抗外压的问题,同时减少管体加劲环的设置,降低造价,对于填充物密实性的要求较低,不需要进行二次灌注等操作,降低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输水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水隧洞复合衬砌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表资源越来越稀缺,地铁等交通形式的发展,使得各大城市的表层地下空间内很难被输水调水工程应用,迫不得已穿越城市的输水调水只能埋在较深的地下。
由于此类调水工程穿越城市区,地表构建筑物非常复杂,因此最佳的隧洞掘进方案便是盾构方案,以此形成了外层衬砌。但是在长期运行中,外层衬砌并不能保证完全止水,地下水会逐渐渗入外层衬砌内。若采用管体作为有压输水隧洞的内衬,则渗入盾构内的水会将水压作用于管体外壁,由于管体抗外压能力较差,往往需要采用加劲环来解决管体的抗外压问题。同时盾构隧洞内径有限,若管体断面较大则内外衬之间的空隙就变得很小,限制了加劲环的高度,只能通过加密加劲环来解决管体的抗外压问题,但加劲环的加密增加了造价并且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输水隧洞复合衬砌结构,在内外衬之间设置排水结构,排水结构长期排水性能稳定,解决了内衬管体受外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水隧洞复合衬砌结构,包括
外衬结构,设在输水隧洞的内壁上;
内衬结构,采用管体铺设在输水隧洞中,所述管体与所述外衬结构之间留有间隙;及
填充物,部分填充所述间隙,并将所述内衬结构限位。
优选的,所述外衬结构的截面中心与所述内衬结构的截面中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外衬结构包括多片盾构管片,多片所述盾构管片依次拼接,并在拼接处设有止水结构。
优选的,所述管体包括钢管。
优选的,所述钢管表面设有防腐涂层。
优选的,所述填充物包括钢筋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内衬结构与所述填充物之间设有软垫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该结构在外衬结构和内衬结构之间留有间隙,内外衬之间具有较大的排水通道,该通道面积大,不堵塞,充分保障内外衬结构之间有压水的排除,并且能做到排水性能长期优异,有效的解决了管体内衬抗外压的问题,同时减少管体加劲环的设置,降低造价,对于填充物密实性的要求较低,不需要进行二次灌注等操作,降低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填充物填充至内衬结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填充物填充至内衬结构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填充物填充至内衬结构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填充物填充至内衬结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2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LED器件结构
- 下一篇:空压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