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捞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2000.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0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曹斌;王金星;苏克文;郑力飞;张贵亮;王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捞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极捞取装置,属于炼钢维修工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配重块,表面设有操作柱;吊环,固设于所述配重块上并与天车相连,用于使所述配重块随天车运动;打捞钩,为多个,依次排布于所述配重块的底部,用于捞取电极;所述打捞钩包括一个连接板和两个弯钩,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设于所述配重块的底部,所述弯钩分别固设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的两个对立面上;操作杆,用于调整所述配重块的方位,端部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卡接在所述操作柱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极捞取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沉入到钢液液面以下,电极捞取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维修工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极捞取装置。
背景技术
LF精炼炉采用三根石墨电极进行加热,在石墨电极和炉料之间产生电弧发热,提升温度。由于电极质量、操作方式以及高压设备等原因,在LF炉精炼过程中,电极折断掉入钢包的事故时有发生。掉落在钢包内的石墨电极需要及时捞出,否则会耽误精炼周期,影响生产顺行,同时折断的石墨电极长时间在钢液内浸泡会使电极熔化,导致钢液增碳,影响产品质量。目前传统的电极捞取装置存在一些弊端:1、通常折断的电极会漂浮在钢液表面,捞取装置的钩子需从电极下方将电极勾出,若钢液温度低或钢渣粘稠时,捞取装置自重不足,只能漂在渣层表面,装置的钩子无法潜入钢液进行捞取;2、捞取装置下落过程中钩子的钩取方向没有可控性,可能会发生旋转偏移,耽误捞取时间;3、装置结构复杂并且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捞取装置,旨在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将漂浮在钢液表面上的电极快速捞取出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极捞取装置,包括:
配重块,表面设有操作柱;
吊环,固设于所述配重块上并用于与天车相连,用于使所述配重块随天车运动;
打捞钩,为多个,依次排布于所述配重块的底部,用于捞取电极;所述打捞钩包括一个连接板和两个弯钩,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设于所述配重块的底部,所述弯钩分别固设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的两个对立面上;
操作杆,用于调整所述配重块的方位,端部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卡接在所述操作柱的外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紧结构,所述卡紧机构由支撑板和弧钩组成,所述配重块的表面设有滑动槽,所述支撑板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弧钩固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用于配合所述弯钩卡紧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呈U型,所述弧钩的数量与所述弯钩的数量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弯钩和所述弧钩都呈半圆环状,所述弯钩和所述弧钩配合时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柱为六棱柱,所述操作孔为六棱柱孔。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操作柱的底部设有螺柱,所述操作柱通过螺柱穿入螺纹孔中与所述配重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的底面上的棱边设置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弯钩的底部设置带圆角的圆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打捞钩的材质为五碳化四钽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2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