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乳房旋切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1481.5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0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莫易凡;林志雄;林聪杰;苏定章;王鸿仙;庄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房 旋切穿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乳房旋切穿刺针,它包括手持部,前部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孔且固定于手持部的穿刺针管;旋转置于穿刺针管内且前部管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孔的旋切针管,带动旋切针管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与旋切针管连接的负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变取样模式,减少驱动电机以及配套结构,简化了乳房旋切穿刺针的结构,提高了乳房旋切穿刺针的容错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乳房旋切穿刺针。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乳房旋切穿刺针包含穿刺针管和置于穿刺针管内的旋切针管,旋切针管前段开有取样槽,旋切针管通过采用旋切或左右摆动,配合径向前后运动进行取样操作。手术过程中,乳房旋切穿刺针穿刺后,打开取样槽(内刀旋动或摆动后退);负压把组织或病灶吸入取样槽内,旋切针管通过旋切或摆动,径向运动向前进行切除组织病灶,切除的过程中负压(恒压)一直存在,直到此次组织或病灶切除完成;组织或病灶在负压的状态下被吸到取物栏(安装在刀尾位置)中。旋切针管旋切或摆动,以及径向平滑运动需要独立的驱动电机以及相关配套结构。多组配套结构和驱动电机容错率较低,操作中易产生结构卡顿,手术存在一定风险。
取样过程,设备供给负压值恒定,对于深层,浅层病灶组织提供的负压一样,适合深层的负压对于浅层病灶组织容易吸入正常组织,造成正常组织被切除。
取物栏为固定安装,手术操作过程,旋转活检针对组织进行不同角度采集,容易遮挡取物栏视角,挡住视线,看不清是否将组织病灶采集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房旋切穿刺针,其目的在于改变取样模式,减少驱动电机以及配套结构,简化了乳房旋切穿刺针的结构,提高了乳房旋切穿刺针的容错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乳房旋切穿刺针,它包括
手持部,便于用于医生手持腔体;
穿刺针管,尾部固定于手持部前端,在穿刺针管的前部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孔;
旋切针管,置于穿刺针管内并依轴向转动,旋切针管的尾部延伸至手持部的内腔,旋切针管的前部管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开孔;
驱动装置,设置于手持部内,驱动旋切针管依轴向转动实现第一开孔21和第二开孔的错位或相通;
负压装置,连接于旋切针管尾部,保持旋切针管内的负压。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定旋切针管的第二开孔,使其与穿刺针管的第一开孔配合,使得旋切针管仅通过旋转即可实现取样,该结构仅需配置一套驱动电机和配件,减少了手术过程的卡顿情况、简化了手术流程。
2.负压管上还设有用于调节负压大小的负压调节阀,改善输入压力,将恒压变为压力可调节,方便医生针对深层、浅层组织的采集不同的压力要求,对浅层组织或病灶的取样,减少正常组织被误切除。
3.改善取物栏的固定方式,原固定方式改为活动,操作过程中活检针旋转取物栏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保持与地面垂直,不遮挡医生视野,便于确认组织是否采样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在图2的驱动手柄处增加红外收发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红外收发装置与发射镜位置关系对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位置关系的对应图。
图5是在图4基础上主动齿轮旋转180°后的效果图。
图6是驱动手柄和手持部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1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座便器
- 下一篇:波导组件及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