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化硅晶片抛光用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0419.4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0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辉;曾昊;崔素杭;张乾;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6;B24B27/00;B24B49/16;B24B41/00 |
代理公司: | 13115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大伟 |
地址: | 0502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固定 晶片 电动伸缩杆 抛光箱 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 碳化硅晶片 固定机构 两侧内壁 安装槽 输出轴 隔板 底部外壁 电动滑轨 顶部外壁 隔板顶部 固定装置 抛光过程 通孔内壁 轴承固定 抛光 安装板 抵紧板 夹紧板 抵紧 夹紧 内壁 通孔 外壁 晃动 打磨 开口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晶片抛光用的固定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隔板,且隔板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顶部带有开口的抛光箱,所述抛光箱底部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内壁,且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安装板,所述抛光箱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固定有同一个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机构中电动滑轨带动夹紧板来夹紧晶片,抵紧板在晶片底部抵紧晶片,避免晶片在打磨过程中发生位移,解决了现有的碳化硅晶片在抛光过程中容易晃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晶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晶片抛光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金刚砂又名碳化硅(SiC)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碳化硅在大自然也存在罕见的矿物,莫桑石。碳化硅又称碳硅石。在当代C、N、B等非氧化物高技术耐火原料中,碳化硅为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一种,可以称为金钢砂或耐火砂。目前中国工业生产的碳化硅分为黑色碳化硅和绿色碳化硅两种,均为六方晶体,比重为3.20~3.25,显微硬度为2840~3320kg/mm2。
现有的碳化硅晶片在抛光过程中由于固定装置不能完全固定晶片,容易导致晶片在抛光过程中出现损伤抛光不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碳化硅晶片抛光用的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化硅晶片抛光用的固定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隔板,且隔板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顶部带有开口的抛光箱,所述抛光箱底部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内壁,且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轴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安装板,所述抛光箱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固定有同一个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顶部内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在固定机构的传动轴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框,且固定框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滑轨,两个所述电动滑轨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夹紧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外壁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底部内壁设置有三个弹簧,所述固定槽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传感器,其中一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压力传感器上,三个所述弹簧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抵紧板。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缸,且两个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外壁中轴线处通过螺栓固定有抛光机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夹紧板相对一侧内壁均开设有夹紧槽,且两个夹紧槽的内壁均粘接有橡胶垫,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减速电机、液压缸和电动滑轨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微处理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碳化硅晶片抛光用的固定装置,通过在抛光箱中设置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中电动滑轨带动夹紧板来夹紧晶片,又通过抵紧板在晶片底部抵紧晶片,避免晶片在打磨过程中发生位移,解决了现有的碳化硅晶片在抛光过程中容易晃动的问题。
2.本碳化硅晶片抛光用的固定装置,通过在抵紧板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抵紧的力,避免抵紧板抵紧的力度过大,导致镜片抛光不均匀的问题,通过减速电机方便带动固定机构翻转,方便抛光机构进行双面抛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0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件快速抛光装置
- 下一篇:芯棒耐磨板自动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