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盆底康复治疗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0169.4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4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舒芊;兰鹰;兰小曼;陈苑;覃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18 | 分类号: | A61N1/18;A61N1/05 |
代理公司: |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9 | 代理人: | 卢萍 |
地址: | 545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盆底康复治疗头,包括一种盆底康复治疗头、复位弹簧、弹簧安装槽、第一电极载体、锥齿轮组、传动杆以及调节旋钮,第一电极载体与第二电极载体合拢形成圆柱棒,且圆柱棒的顶部为圆滑的球形,第一电极载体和第二电极载体外侧均安装有两个电极,方便对患者进行治疗,第一电极载体和第二电极载体的接触面开凿有弹簧安装槽和圆锥形空腔,圆锥形空腔内设置有丝杆和圆锥台形滑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丝杆,使圆锥台形滑块将第一电极载体和第二电极载体撑开,使得外壁的电极与患者的阴道内壁贴合,保证治疗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盆底康复治疗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盆底康复治疗头。
背景技术
一种盆底康复治疗头是放入患者阴道进行治疗的器械,治疗时,电极与阴道内部接触才能产生较好的疗效。右图为现有的治疗头,其缺点是尺寸是确定的,而不同的患者阴道内部尺寸松紧不一样,就会出现电极不能贴在阴道内壁,治疗效果差的问题,同时简单的圆柱型结构容易滑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盆底康复治疗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盆底康复治疗头,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电极载体和第二电极载体,所述第一电极载体和第二电极载体外侧均安装有两个电极,第一电极载体与第二电极载体的主体部分为半圆柱形,半圆柱形体顶部为四分之一球形,半圆柱体底部设置有弧形连接板,第一电极载体与第二电极载体合拢形成圆柱棒,且圆柱棒的顶部为圆滑的球形,圆柱棒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顶部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内设有连接柱,所述弧形连接板与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载体和第二电极载体的接触面顶部均开凿有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安装槽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第二电极载体,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极载体,所述弹簧安装槽下方的第一电极载体和第二电极载体的接触面各开凿有一条斜槽,两条斜槽靠拢后形成圆锥形腔体,所述圆锥形腔体内底部竖直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外侧套设有圆锥台形滑块,所述圆锥台形滑块通过两个限位杆限位,所述圆锥台形滑块与两个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两个限位杆固定于圆锥形腔体内底部;所述丝杆的底部贯穿进入调节机构并连接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另一侧连接传动杆,所述锥齿轮组安装于调节机构内部,所述传动杆穿过调节机构外壁连接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机构底部连接治疗头把手,所述治疗头把手底部连接电源线。
作为优选,所述圆锥台形滑块内侧设有带有螺纹的通孔,所述圆锥台形滑块内侧的通孔与丝杆上的外螺纹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锥齿轮组上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且所述传动杆和调节机构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和调节机构之间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丝杆顶部设有圆形防脱板,所述丝杆顶部的防脱板直径大于圆锥台形滑块内侧的通孔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头把手和电源线的连接处的电源线外侧套设橡胶加固套。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头把手外侧安装有可拆卸支架,所述可拆卸支架为一种三脚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0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箱盒的锁扣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全智能压水试验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