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光控功能的人体红外感应的紫外线杀毒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9787.7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2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悦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4;A61L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控 功能 人体 红外 感应 紫外线 杀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光控功能的人体红外感应的紫外线杀毒灯,涉及杀毒灯的技术领域,解决了无论开启或者关闭杀毒灯,都需要人暴露在紫外线下,UV杀毒灯辐射出来的紫外线对人体细胞有害,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的细胞容易发生癌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其包括:灯条、至少一个UV杀毒灯、供电单元、人体检测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耦接于第一控制单元与供电单元且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与电压信号并输出第一开关信号至UV杀毒灯的第一开关单元;当人体检测单元检测到人体时,所述UV杀毒灯关闭;反之,所述UV杀毒灯不关闭。本实用新型具有人体接近杀毒灯时,杀毒灯自动关闭,减少了杀毒灯对人体细胞的伤害,提高了杀毒灯使用时的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毒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光控功能的人体红外感应的紫外线杀毒灯。
背景技术
紫外线杀毒灯,就是用紫外线杀灭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分支杆菌、冠状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等,凡被上述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灯,主要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消毒应用,以低压为主。
现有的UV杀毒灯工作方式自开机后就一直长时间工作来达到杀菌灭毒的效果,但是无论开启或者关闭杀毒灯,都需要人暴露在紫外线下,UV杀毒灯辐射出来的紫外线对人体细胞有害,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的细胞容易发生癌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尚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光控功能的人体红外感应的紫外线杀毒灯,人体接近杀毒灯时,杀毒灯自动关闭,减少了杀毒灯对人体细胞的伤害,提高了杀毒灯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光控功能的人体红外感应的紫外线杀毒灯,包括灯条和至少一个设置于灯条上的UV杀毒灯,还包括设置于灯条上且用于输出电压信号的供电单元、耦接于供电单元以接收电压信号且用于检测人体并转换为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检测单元、耦接于人体检测单元与供电单元且用于接收人体检测信号与电压信号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控制单元和耦接于第一控制单元与供电单元且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与电压信号并输出第一开关信号至UV杀毒灯的第一开关单元;
当人体检测单元检测到人体时,所述UV杀毒灯关闭;反之,所述UV杀毒灯不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体靠近UV杀毒灯时,UV杀毒灯自动关闭,减少了杀毒灯对人体细胞的伤害,提高了杀毒灯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耦接于供电单元以接收电压信号且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并转换为光强检测信号的光线采集单元、耦接于光线采集单元且用于接收光强检测信号并输出比较信号的比较单元、用于为比较单元提供基准信号的基准单元、耦接于比较单元与人体检测单元且用于接收比较信号与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控制单元、耦接于第二控制单元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第二开关信号的第二开关单元和至少一个设置于灯条上且耦接于第二开关单元以接收第二开关信号并响应于第二开关信号的照明灯;
当人体检测单元检测到人体且光强检测信号小于基准信号时,所述照明灯开启;反之,所述照明灯不开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境光强检测信号小于基准信号且人体靠近UV杀毒灯时,UV杀毒灯关闭的同时,照明灯开启,为用户进行照明,提高了UV杀毒灯使用时的智能化与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照明灯与所述UV杀毒灯呈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利用了灯条的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耦接于第二开关单元且用于接收第二开关信号并输出第二延时信号至照明灯的第二延时单元;
所述第二延时单元接收第二开关信号并输出第二延时信号至照明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全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9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