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支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8437.9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7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许导;余海堂;王晓峰;李俊;董爱平;郑建民;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支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支承结构,包括主梁、支座和桥墩,所述主梁通过两个支座支承于桥墩顶部,所述桥墩顶部设置凹型限位槽,所述主梁底部设置抗震挡块,所述抗震挡块至少部分伸入凹型限位槽内,且所述凹型限位槽位于两个所述支座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梁底的抗震挡块竖向嵌入墩顶的凹型限位槽内,同时起到了桥梁纵、横向的抗震、限位作用,限制了主梁和桥墩之间因地震作用产生的过大位移,能有效防止纵、横桥向的落梁,满足抗震新规范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落梁作为桥梁在地震力作用下的一种典型震害形式,是引起桥梁倒塌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桥梁结构的地震灾害表明:相邻桥跨的非同向运动及碰撞是引起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现有技术中的桥梁抗震挡块的做法是在上构主梁和下构墩帽之间设置纵向及横向的钢筋混凝土限位块或钢挡块,这种做法的缺点是纵向及横向的挡块一般分开设置,设置在墩帽上面,整体性景观效果较差,挡块位置占用了顶梁的空间,为以后的桥梁支座养护维修带来不便;并且挡块结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挡块刚度小,抗震耗能能力较差,在高烈度地震下容易损坏,达不到地震作用下防落梁及保护支座的要求。
一种专利号为200920212609.X,发明名称为“一种桥梁用抗震挡块”的实用新型专利为最接近现有技术,但其应用于桥梁存在如下不足:
1、梁底抗震挡块为混凝土结构,在强震作用下,混凝土容易发生剪切破坏,抗震能力较差,且混凝土结构内嵌在墩顶凹槽内,没有足够的施工空间,施工较困难。
2、墩顶凹槽四周无遮挡设施,凹槽内容易进入雨水和垃圾灰尘等杂质,可能会堵塞梁底挡块与墩顶凹槽之间的空隙,阻碍上构梁体与下构桥墩之间因温度、梁体收缩徐变产生相对变形,从对主梁结构产生附加内力,给主梁造成不利的影响,并降低桥梁挡块结构的抗震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桥梁支承结构,既具有同时纵、横向的抗震限位功能,又能有效提高抗震挡块的刚度和抗震耗能能力,并且不影响墩顶的梁体维修及更换支座的操作空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支承结构,包括主梁、支座和桥墩,所述主梁通过两个支座支承于桥墩顶部,所述桥墩顶部设置凹型限位槽,所述主梁底部设置抗震挡块,所述抗震挡块至少部分伸入凹型限位槽内,且所述凹型限位槽位于两个所述支座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抗震挡块采用钢混组合结构,所述钢混组合结构内部为钢筋混凝土块,所述钢筋混凝土块外侧包覆有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凝土块内设有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伸入主梁内,所述钢板与竖向钢筋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凝土块为矩形,所述钢筋混凝土块的长度和宽度均不小于50cm,所述钢板厚度为1~4cm。
作为优选,所述凹型限位槽的内壁设置有缓冲橡胶层,所述抗震挡块伸入所述缓冲橡胶层围合的空间内。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橡胶层高出桥墩顶部15~25cm。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橡胶层距离抗震挡块2~8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梁底的抗震挡块竖向嵌入墩顶的凹型限位槽内,同时起到了桥梁纵、横向的抗震、限位作用,限制了主梁和桥墩之间因地震作用产生的过大位移,能有效防止纵、横桥向的落梁,满足抗震新规范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8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膜类不干胶标签卷的断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