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用数据端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7955.9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5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文承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承光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G06F13/40;G06F1/20;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数据 端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数据端口装置,其包括底座、端口连接器、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源单元、蓄电池、协议转换芯片以及设备接口;端口连接器用于连接计算机,所述端口连机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数据端口,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放置壳体的凹槽,所述凹槽边缘设置有用于对壳体进行固定的弹性橡胶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对底座进行固定,电源单元包含电压检测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以及蓄电池管理电路。其能够对现有的计算机进行拓展,可以连接在现有的计算机的主机上,并且可以反复使用,节约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计算机用数据端口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制造技术飞速发展,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以及材料工艺的发展,计算机朝着轻薄化的方向发展,笔记本电脑成为个人电脑等的主流,而且其体积、厚度不断变小,重量不断变轻,越来越便携,方便用户的使用。
但是随着计算机体积的变小,其功率变小,所携带的电池的电量较小,同时为了节省空间,计算机省去了大量外设及接口,对于需要使用外设的用户极为不便,用户只能另行购买外设组装,且不同外设需要购买多个不同的扩展外设装置。在使用不便捷的同时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另一方面,用户使用台式机等类似大型设备时,虽然计算机体积较大,外设丰富,但是外设装置是固定安装在计算机上的,多台计算机需要安装多台一样的设备,无法复用,对于客户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数据端口装置,其能够对现有的计算机进行拓展,可以连接在现有的计算机的主机上,并且可以反复使用,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数据端口装置,其包括底座、端口连接器、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源单元、蓄电池、协议转换芯片以及设备接口;
所述端口连接器用于连接计算机,所述端口连机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数据端口,
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放置壳体的凹槽,所述凹槽边缘设置有用于对壳体进行固定的弹性橡胶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对底座进行固定,
所述电源单元包含电压检测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以及蓄电池管理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连接的设备的供电电压,所述蓄电池管理电路用于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分别连接蓄电池管理电路和端口连接器,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外部设备,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能够将计算机提供的电能或蓄电池管理电路提供的电能转换为设备所需的特定电压电流,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功能;
所述蓄电池管理电路检测蓄电池的电量,当电量较低时,通过端口连接器获取计算机提供的电量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端口连接器的数据端口为USB、IDE、ATAPI、FireWire或PCMCIA接口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拼接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顶板、底板以及四个侧板。
优选地,所述设备接口包含多个USB、FireWire、eSATA、SD卡、TF卡、RJ45以及VGA接口,所述协议转换芯片连接所述端口连接器以及设备接口。
优选地,还包括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所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设置在壳体表面的电源接口,为设备提供额外的电能。
优选地,所述壳体设置有麦克风以及喇叭。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置有电量指示灯,所述电量指示灯用于指示蓄电池的电量以及充电状态。
优选地,所述壳体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以及温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承光,未经文承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79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字轮收线机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启动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