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变速器箱前壳的三层阶梯大直径镗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5164.2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7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齐光辉;董立忠;王乐;郭华卫;王智;郑佳春;杨永修;王显亮;谷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变速器 箱前壳 三层 阶梯 直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变速器箱前壳的三层阶梯大直径镗刀,主要由第一层刀体、镗刀滑快、镗刀刀座、滑块螺栓、刀座螺栓、直径调整螺栓、第二层刀体、第三层刀体11和刀体螺栓构成。本实用新型把刀具即可同时加工三个不同直径的阶梯内孔,同时每层刀体采用套筒式空心刀体,重量轻便,结构简单,而且每层刀体采用相同尺寸的镗刀滑块和镗刀刀座,模块统一标准,具备模块化以及可调性,而且各孔加工深度也可调整,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从而实现一把刀具加工三个大直径内孔的目的,加工的内孔同轴度高,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大直径阶梯内孔的镗刀刀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工变速器前壳的三层阶梯大直径镗刀。
背景技术
镗刀是镗削刀具的一种,广泛用于数控加工中对已有的孔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或精加工,一般加工范围从4mm到200mm等,以及其他大直径特种内孔加工镗刀。对于加工直径 300mm左右的变速器前壳阶梯内孔,一般采用多把镗刀多序加工,但是这种镗刀刀具结构笨重,重量大,而且价格不菲,同时多序加工容易造成各孔同轴度精度降低,不稳定,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报废率高。
中国专利CN104646699B公开了一种齿纹啮合结构的可调式双刃大直径镗刀,包括设置与镗刀接柄上的桥体,对称安装于桥体两端的两个刀座,和刀头,桥体两侧分别设有v型槽和第一齿纹槽,刀座与桥体相连的部位设置有第二齿纹槽,刀座与刀头设置有第三齿纹槽。本发明可快速实现镗刀调整的双刃大直径镗刀,提高切削精度和工作效率,保证大直径镗刀的使用寿命。所述是镗刀刀座对称安装于桥体两端,但是刀座块较大并且笨重,且一次只能加工一种直径,通用性低。
中国专利CN104646699B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大型镗刀,其中包括一个镗盘,两个调节座和两个镗刀座,所述镗盘上表面研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两个调节座对称安装在镗盘的两端,镗刀座与调节座可相对固定,所述镗刀座端部开有镗头孔,结构简单巧妙,整体轻便灵活,具有高的调节精度。所述是一种用于加工直径大于1400mm的孔径的大型镗刀。刀体属于桥式,但是也是过于笨重,且一次只能加工一种直径。
中国专利CN202239688U公开了一种镗刀盘,该镗刀盘的外圆周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垫,其中所述刀盘厚度不小于该镗刀盘的半精,所述镗刀盘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长度不小于该镗刀盘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镗刀盘和镗刀组件中,通过增加镗刀盘的厚度,并且增加支撑垫能够增加镗孔过程中镗刀盘与孔内壁的接触面,从而增加了镗刀组件在镗孔过程中的直线性与稳定性,并因此降低了加工获得的缸筒等工件的壁厚差。所述是采用四周增加支撑垫的镗刀盘结构,但是支撑垫容易磨损,而且刀体厚,重量大,加工性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变速器箱前壳大直径阶梯内孔的镗刀刀具,解决现有零件大直径内孔加工存在的需要装夹多把刀具,而且各孔同轴度不稳定,并且大直径镗刀价格昂贵,重量大,一把刀具只能加工一种尺寸不具备可换性通用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加工变速器箱前壳的三层阶梯大直径镗刀,主要由第一层刀体1、镗刀滑快2、镗刀刀座3、滑块螺栓4、刀座螺栓5、直径调整螺栓6、第二层刀体10、第三层刀体11和刀体螺栓12构成;
所述第一层刀体1用于加工第一层大直径内孔,刀体对称两侧连接两个镗刀滑快(2),每个镗刀滑快2通过两个滑块螺栓4能够进行轴向滑动,用于轴向间距尺寸调节;所述镗刀刀座3通过刀座螺栓5与镗刀滑快2相连,镗刀滑快2上有两个滑动键槽与镗刀刀座3径向滑动配合,能够通过直径调整螺栓6进行轴向加工尺寸精度调节;
所述第二层刀体10的两侧也同样连接两个镗刀滑快2与镗刀刀座3,同时与第一层刀体1呈-45°夹角,用于加工第二层大直径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5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片状柔性材料供应系统
- 下一篇:可书写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