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保温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4884.7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9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贺超;吴飞;汪茹;何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保温 水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保温水杯,包括杯体和底座(1),所述底座(1)包括原线圈,所述杯体包括杯腔(2)和设备腔(3),所述设备腔(3)环绕杯腔(2),所述设备腔(3)为封闭腔体,所述设备腔(3)内置分别与控制器(4)连接的加热单元(5)和副线圈(18),设备腔(3)还内置与控制器(4)连接的电池(6),副线圈(18)接收的能量通过加热单元(5)转换为热能,副线圈(18)接收的能量的剩余量存储于电池(6),电池(6)输出的电能通过加热单元(5)转换为热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水杯充电时用户可方便使用水杯,且水杯离开杯座后一段时间还可继续加热和控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水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保温水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水杯不能保温的问题。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水温会快速下降。在现今强调健康生活的大环境下,就需要一种方式来对水杯中的水进行智能保温。
智能水杯通常包括有提醒用户饮水、保温等功能,但是由于智能水杯需要耗电,智能水杯一般内置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的都需要充电。而充电的过程则需要将水杯与充电端有线连接,这样便会产生在水杯充电时用户使用水杯不方便的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CN103171477B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加热装置,包括车载无线充电水杯座和车载无线充电水杯,其中: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水杯座包括:底座、原边感应线圈、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原边补偿电容、指示灯和固定架;所述原边感应线圈、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原边补偿电容均固定在底座中的空腔内;感应线圈与原边补偿电容并联或串联后,与控制电路相连;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均紧贴在空腔的顶部,并与控制电路相连,指示灯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并与控制电路相连,固定架位于底座上方;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水杯包括套筒水杯和带散热孔的水杯盖,套筒水杯具有由内胆和外壳构成的密闭空腔,副边感应线圈置于密闭空腔的底部;加热器绕在套筒水杯的内胆的外侧,加热器与副边补偿电容串联或并联后,与副边感应线圈相连。其实现了水杯不用与电源直接相连,没有短路危害,使用更加安全,但在水杯离开杯座后不能继续加热和控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智能保温水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保温水杯,包括杯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原线圈,所述杯体包括杯腔和设备腔,所述设备腔环绕杯腔,所述设备腔为封闭腔体,所述设备腔内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加热单元和副线圈,设备腔还内置与控制器连接的电池,副线圈接收的能量通过加热单元转换为热能,副线圈接收的能量的剩余量存储于电池,电池输出的电能通过加热单元转换为热能。
所述的加热单元与副线圈、控制器和电池之间设有隔热垫。
所述的底座还包括重力传感器。
所述的重力传感器与控制器无线连接。
所述的杯体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杯体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屏。
所述的杯体还包括把手。
所述的控制器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加热控制单元、电池管理单元、交互管理单元和存储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无线充电,水杯充电时用户可方便使用水杯。
(2)杯体内置电池,水杯离开杯座后一段时间还可继续加热和控温。
(3)隔热垫可隔绝加热单元的热量,防止下方电路损坏。
(4)重力传感器可判断杯子是否有水,防止干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48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玻璃瓶超声清洗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超薄LED防水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