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弃注塑模组破碎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4594.2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9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考;喻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华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02C18/14;B02C4/08;B02C23/16;B02C23/10;B02C23/2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范登峰 |
地址: | 224014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注塑 模组 破碎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废弃注塑模组破碎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破碎箱,所述吸尘管的中部连接有吸尘装置,所述第二破碎箱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破碎箱,所述第一破碎辊通过转动结构B与第二破碎辊连接,所述第一破碎箱的上方嵌入设置有进料管。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吸尘装置,通过吸尘装置上的风机对出料管内的灰尘进行吸附,能够将出料管内的灰尘吸附至水槽内,从而避免了灰尘通过出料口飘散空中,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情况,通过转动结构,能够降低回收装置的制造成本,同时能够节省电能的损耗,使回收装置能够高效的进行运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废弃注塑模组破碎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原料是一般是一种聚合物,又可称为高分子或巨分子,也是一般所俗称的塑料或树脂,因此对于已使用的废弃注塑模能够实现破碎在利用,极大的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但是目前市场的破碎回收装置一般结构较为单一,且破碎不完全,降低了对废弃模组的回收利用,没有设置螺旋搅拌叶轮,不能对废弃注塑模进行切割,使废弃注塑模破碎不完全,回收利用率大大降低,没有设置吸尘装置,不能对破碎过程中的注塑模灰尘进行吸附,容易致使灰尘伤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没有设置转动结构,不能降低回收装置的能量损耗,浪费了电能,提高了回收成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废弃注塑模组破碎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注塑模组破碎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弃注塑模组破碎回收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破碎箱,且支撑架的内侧位于第二破碎箱的下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水槽,所述出料管通过吸尘管与水槽连接,所述吸尘管的中部连接有吸尘装置,所述第二破碎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破碎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转动结构B,所述第二破碎箱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破碎箱,且第二破碎箱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破碎箱的内侧位于第二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破碎辊,且第二破碎箱的内侧位于第一破碎辊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破碎辊,所述第一破碎辊的端部设置有转轴A,所述第二破碎辊的端部设置有转轴B,所述第一破碎辊通过转动结构B与第二破碎辊连接,所述第一破碎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破碎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转动结构A,所述第一破碎箱的上方嵌入设置有进料管,且第一破碎箱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破碎箱的内侧位于第一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螺旋叶轮,且第一破碎箱的内侧位于第一螺旋叶轮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螺旋叶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尘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出气管,且进气管的一侧设置有粗过滤网,所述粗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粗过滤网通过卡扣与风机卡合连接,且粗过滤网的滤孔孔径不高于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结构B与转动结构A结构相同,所述转动结构B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主动齿轮,且保护壳体的内侧远离主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轮A,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齿轮B,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A与传动齿轮B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构件,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大小为第一过滤网的三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旋叶轮通过转动结构A与第二螺旋叶轮卡合转动,且第一螺旋叶轮与第二螺旋叶轮的叶轮间隔距离不高于第一过滤网的滤孔孔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槽的一侧设置有明矾罐,所述吸尘装置的出尘口浸没在水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华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华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4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绑扎花篮体
- 下一篇:一种方便操作的气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