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型磁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4117.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4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唐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鑫湄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02 | 分类号: | G01R33/02;G01R33/038;G01R33/00;H01F1/153;H01F41/00;H01F41/02;H01F41/06;H01F41/10;H01F41/12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汪劲松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湄***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型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微型磁传感器,包括主体和连接线;所述主体通过外绝缘层包裹两个相对称的磁性装置,所述两个对称的磁性装置内均绕制有线圈,线圈串联后与连接线连接,所述磁性装置为U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比例对称;项目产品的铁、铜损耗极小,在工频的情况下铁损耗几乎为极低;项目产品体积小、被测电流宽,且可调;由于项目产品的铁、铜损耗极小,因此长期使用不发热,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微型磁传感器。
背景技术
磁传感器,就是把磁场、电流、应力应变、温度、光等引起敏感元件磁性能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以这种方式来检测相应物理量的器件。其实出特点是可以非接触测量,检测信号几乎不受被测物的影响,耐污染、噪声强,即使在很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够可靠地工作,坚固耐用,寿命长。
最早的磁传感器是用磁铁的指南性作指南针航海。其后,作为感知磁场和磁通的元器件,相继开发出探测线圈,磁通门磁强计,半导体霍尔元件和磁电阻元件,铁磁薄膜各向异性磁电阻元器件,还有使用块状铁氧体磁芯的应力传感器,使用热敏铁氧体磁芯的温度传感器,利用亚铁磁石榴石磁光效应的光纤电流传感器,利用电流的电磁效应的电感磁传感器,等等。总之,磁传感器的种类甚多,更新换代频繁。
磁传感器通常都是组装在机器、设备内部来使用的。现代整机正迅速向小型轻便、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
对于利用电流的电磁效应的电感磁传感器而言,由于输入的电流范围大,因而要求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必须成比例对称;同时要求传感器的铁损耗、铜损耗要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感器的灵敏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微型磁传感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微型磁传感器,包括主体和连接线;所述主体通过外绝缘层包裹两个相对称的磁性装置,所述两个对称的磁性装置内均绕制有线圈,线圈串联后与连接线连接,所述磁性装置为U型结构。
所述线圈在磁性装置内绕制有两层。
所述两层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两个对称磁性装置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主体内。
所述3内导磁材料为Fe基纳米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产品的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比例对称;项目产品的铁、铜损耗极小,在工频的情况下铁损耗几乎为极低;项目产品体积小、被测电流宽,且可调;由于项目产品的铁、铜损耗极小,因此长期使用不发热,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导磁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导磁体尺寸示意图;
图中:1-主体,2-连接线,3-磁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新型微型磁传感器,包括主体1和连接线2;所述主体1通过外绝缘层包裹两个相对称的磁性装置3,所述两个对称的磁性装置3内均绕制有线圈,线圈串联后与连接线2连接,所述磁性装置3为U型结构。
所述线圈在磁性装置3内绕制有两层。
所述两层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两个对称磁性装置3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主体1内。
所述3内导磁材料为Fe基纳米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鑫湄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鑫湄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4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