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洱茶的二次发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3551.2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0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勐海晋德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周勇 |
地址: | 6662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普洱茶 二次 发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普洱茶的二次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箱,发酵箱一侧的转动座上设有上盖,发酵箱的底端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紧密焊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顶端紧密焊接有圆盘,圆盘的上表面紧密焊接有限位柱,圆盘的上表面还紧密焊接有若干个螺杆,圆盘上设有转盘,转盘的下表面紧密焊接有若干个电热棒。该普洱茶的二次发酵设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动轴转动的过程中,转盘也随之一起转动,且转盘下表面设有若干个电热棒,电热棒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并对普洱茶叶原料进行加热,使得原料受热更加均匀,提高发酵效果,解决普洱二次发酵设备对茶叶原料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普洱茶的二次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目前,在普洱茶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二次发酵,但是现有的发酵设备对茶叶原料加热不均匀,降低发酵效果,不便于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普洱茶的二次发酵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洱茶的二次发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洱二次发酵设备对茶叶原料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普洱茶的二次发酵设备,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一侧紧密焊接有转动座,所述发酵箱的外表面设有可视窗,所述转动座上设有转轴,所述转动座上设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一端紧密焊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圆孔,所述发酵箱的底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发酵箱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紧密焊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紧密焊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表面紧密焊接有限位柱,所述圆盘的上表面还紧密焊接有若干个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螺母,所述圆盘上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通孔,所述转盘上还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转盘的下表面紧密焊接有若干个电热棒。
优选的,所述发酵箱的下表面设有四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顶端与所述发酵箱的下表面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圆孔,所述上盖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上设有若干个螺栓,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发酵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限位柱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转盘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限位柱套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和所述定位孔设有相同的个数,均为2-4个,呈环形等间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普洱茶的二次发酵设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动轴转动的过程中,转盘也随之一起转动,且转盘下表面设有若干个电热棒,电热棒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并对普洱茶叶原料进行加热,使得原料受热更加均匀,提高发酵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普洱二次发酵设备对茶叶原料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酵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勐海晋德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勐海晋德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3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摄像头的防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整机风刀吹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