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区引流管专用敷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2789.3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03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专用 敷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区引流管专用敷料,包括第一层敷料、第二层敷料,所述的第一层敷料一端一体连接于第二层敷料上形成固定连接部;所述的第一层敷料、第二层敷料上分别设置有供引流管穿过的第一层穿孔、第二层穿孔;所述的第一层敷料、第二层敷料上由第一层穿孔、第二层穿孔边缘向敷料边缘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层L型裂口、第二层L型裂口。本实用新型实现在更换敷料时简单方便、固定有效;两层敷料上的穿孔不在同一竖向层面上,两穿孔之间有一定距离可以防止逆型感染;所述的敷料中间引流管走行距离,便于引流管的高举及固定,同时有助于减轻引流管对皮肤压迫;穿孔边缘的L型裂口的设计,便于引流管进入穿孔,同时防止引流管退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术区引流管专用敷料。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于术区引流管的覆盖多采用内层纱布、外层敷料的简单覆盖方式;这种方式存在无法对引流管有效固定,易造成敷料裂开或脱落,增加感染机会或者皮肤压疮;同时,更换敷料时需要对内层纱布用剪刀进行开口处理或者纱布缠绕,引流管才能穿过敷料,既浪费时间,又不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便于有效固定,又便于更换的术区引流管专用敷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术区引流管专用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敷料、第二层敷料,所述的第一层敷料一端一体连接于第二层敷料上形成固定连接部;所述的第一层敷料、第二层敷料上分别设置有供引流管穿过的第一层穿孔、第二层穿孔;所述的第一层敷料、第二层敷料上由第一层穿孔、第二层穿孔边缘向敷料边缘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层L型裂口、第二层L型裂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层敷料、第二层敷料呈圆形或者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层敷料上设置有粘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层穿孔、第二层穿孔分别设置于两层敷料中心两侧的第一层敷料、第二层敷料上,保证两穿孔不在同一竖向层面上;所述第一层穿孔与第二层穿孔之间的距离为敷料中间引流管走行距离;所述的敷料中间引流管走行距离便于引流管的高举及固定,同时有助于减轻引流管对皮肤压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层穿孔设置于靠近固定连接部一端的第一层敷料上,所述的第二层穿孔设置于远离固定连接部一端的第二层敷料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两层敷料设计,实现在更换敷料时简单方便、固定有效;两层敷料上的穿孔不在同一竖向层面上,两穿孔之间有一定距离可以防止逆行感染;所述的敷料中间引流管走行距离,便于引流管的高举及固定,同时有助于减轻引流管对皮肤压迫;穿孔边缘的 L型裂口的设计,便于引流管进入穿孔,同时防止引流管退出。
2.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包括两层敷料及敷料上的不在同一竖向层面上的两穿孔、L型裂口,本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便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术区引流管专用敷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术区引流管专用敷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术区引流管专用敷料的第二层敷料在穿过引流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术区引流管专用敷料的第一层敷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2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