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密赛络纺线加工用线头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2677.8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许晨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生生源纱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0 | 分类号: | D01H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许婉静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密 纺线 工用 线头 夹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紧密赛络纺线加工用线头夹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壳体左侧外部连通的滑槽,滑槽内腔滑动连接有接线圈;固定块上方设有固定板和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底端设有卡紧块;第一传动杆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板和壳体顶部,第一传动杆的顶端设有把手;第一传动杆中部设有第一弹性限位机构,第一弹性限位机构与固定板顶部弹性连接;接线圈右端连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右端与壳体右侧内壁通过第二弹性限位机构连接;第一弹性限位机构与第二传动杆通过连杆机构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单人操作,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紧密赛络纺线加工用线头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生产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等都是纺织品;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对线头进行夹紧,然而传统赛络纺加工用线头加紧装置不能够对线头很好的夹紧,在纺线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线头的掉落,不仅影响了纺织工作的效率,甚至出现线头缠绕的问题,导致纺织机器的损坏。
现有的线头夹紧装置虽然有的可以对线头进行很好的夹紧,但是操作比较麻烦,需要多名工人配合操作,浪费人力成本,且生产效率不高;公开号为CN2075123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紧密赛络纺线加工用线头夹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延伸至壳体的内腔,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壳体另一侧连通的滑动槽,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块、滑动槽、固定板、通孔、活动孔、升降架、弹簧、插入孔、传动杆、卡紧块、接线圈、接线孔、卡线槽、螺纹杆、螺纹管和旋转板,能够将线头与接线机构夹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夹紧效果较好,在纺织的过程中不会造成线头的掉落,保证了纺织工作的效率,不会出现线头缠绕问题的出现,不会造成机器的损坏,提高了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
该现有专利公开的夹紧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先拉动把手,再转动旋转版,再将线头插入卡线槽内,再转动旋转板,最后松开把手,使卡紧块夹紧线头,其使用过程中需要三名工人配合,极大地浪费了人力成本,且生产效率较低;因此亟需一种能单人操作的高效率紧密赛络纺线加工用线头夹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紧密赛络纺线加工用线头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线头夹紧装置仅需一名工人即可操作,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且节约了人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紧密赛络纺线加工用线头夹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贯穿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延伸至壳体的内腔,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壳体左侧外部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腔滑动连接有接线圈;所述接线圈内部开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内腔的左侧开设有与接线孔内腔连通的卡线槽;所述固定块上方设有固定板和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底端设有卡紧块;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板和壳体顶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顶端设有把手;所述第一传动杆中部设有第一弹性限位机构,所述第一弹性限位机构与固定板顶部弹性连接;所述接线圈右端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右端与壳体右侧内壁通过第二弹性限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限位机构与第二传动杆通过连杆机构活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限位板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右侧与第二传动杆中部通过连杆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生生源纱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生生源纱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2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