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走行部状态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2531.3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6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华;阮腾达;陈文辉;连滨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L15/00;B61K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郝学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走行部 状态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走行部状态检测系统,包括地面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车载子系统包括车载主机、多个车载诊断仪、速度传感器、多个前置处理模块和多个复合传感器。地面子系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车载主机连接,主要用于显示和信息的接收、处理与存储。该轨道车辆走行部状态检测系统可有效监测列车运行状态,并实现对走行部故障的早期预测、远程把控和实时监督,降低列车故障几率,提高轨道车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真正实现高效率、低虚警、低漏报。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机械故障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走行部状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作为基础交通设施所具有的高承载、大动力、快速、节能等特点,使之逐渐成为公共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长,车辆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将随之提高,尤其是承担车辆牵引、支撑和导向作用的车辆走行部。
目前车辆走行部的常见故障有疲劳、胶合、磨损、烧伤、腐蚀、破损和压痕等问题,而现有故障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建立多个地面检测设备或通过在车辆上安装检测设备来对车辆进行动态检测,如轨旁温度监测、轨旁噪声监测、轨旁图像监测或车辆轴承温度检测等。这些检测设备通常都存在检测盲区,列车运行过程也无法实时监测,故存在较大的技术缺陷,且检测设备易受户外因素影响,使其虚警率和漏报率偏高。同时,车辆检测设备的控制中心通常都在各自的车辆上,并无一个系统化的总控中心,不利于整体监测与管理。因此当前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时监测和整体管理的车辆运行状态检测装置,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车辆走行部故障检测设备存在的低效率、高虚警和高漏报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走行部状态检测系统,包括地面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车载子系统包括车载主机、多个车载诊断仪、速度传感器、多个前置处理模块和多个复合传感器,地面子系统包括用于显示所接收的信息的显示器、用于处理所接收的信息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所接收的信息以及处理后的信息的存储器,车载主机安装在首节车厢的设备箱内,多个车载诊断仪分别安装在每一节子车厢的设备箱内,速度传感器安装在首节车厢走行部的轴承处,多个前置处理模块分别安装在每一节子车厢底部,多个复合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每一节子车厢走行部的齿轮箱、轴箱和电机传动端,多个复合传感器通过第一通讯总线分别与多个前置处理模块连接,速度传感器和多个前置处理模块通过第一通讯总线分别与多个车载诊断仪连接,多个车载诊断仪通过第三通讯总线分别与车载主机连接,车载主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地面子系统连接。
优选的,多个前置处理模块包括模拟开关电路、模拟信号前置处理器、单片机、485总线、模拟总线、接线盒编号接线、调理板卡、DSP板卡,模拟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的模拟开关接口输出端和多个复合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模拟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模拟信号前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接线盒接口输出端分别与接线盒编号接线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复合传感器接口输入端与多个复合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接线盒编号接线的输出端与调理板卡连接,调理板卡与DSP板卡连接,DSP板卡与多个车载诊断仪连接。多个前置处理模块用以收集和处理多个复合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减轻多个车载诊断仪和车载主机的负担,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优选的,调理板卡包括适调放大器、高阻放大器、共振器、高通滤波电路、绝对值检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自动跟踪抗混滤波电路、第一隔离放大电路和第二隔离放大电路,适调放大器的输出端与高阻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高阻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共振器的输入端连接,共振器的输出端与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绝对值检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绝对值检波电路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自动跟踪抗混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调理板卡主要用于信号的放大和滤波,使后续处理器接收到的感应信号更清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2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营林植树用护穴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营林苗圃培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