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2148.8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0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侯云宽;孙政邦;安百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市锦泽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装夹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固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内部设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下表面固接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销轴与U型板转动相连,所述圆筒的内部底端设有防护架,所述圆筒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装置。该电极装夹装置,通过圆筒、支柱、挡板、3R棒电极、防滑垫、压板、螺杆和套环之间的配合,在转动套环进行对3R棒电极加夹紧的过程中,能够防止防滑垫对3R棒电极的作用力较大造成3R棒电极的损坏,通过U型板、凸块、销轴、螺栓和橡胶块之间的配合,能够将3R棒电极进行角度上的微调,便于3R棒电极的加工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极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3R棒电极呈圆柱状,利用加工中心或电火花机床进行加工,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装夹固定来满足加工所需,目前固定3R棒电极的工装并不理想,由于3R棒电极型号的不同3R棒电极的外径大小不一,因此每次加工加紧过程中需要的加紧力度不同,不容易控制加紧螺栓的转动圈数,容易对3R棒电极造成损坏,且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对3R棒电极进行角度上的微调,不利于加工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装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固定3R棒电极的工装并不理想,由于3R棒电极型号的不同3R棒电极的外径大小不一,因此每次加工加紧过程中需要的加紧力度不同,不容易控制加紧螺栓的转动圈数,容易对3R棒电极造成损坏,且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对3R棒电极进行角度上的微调,不利于加工所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极装夹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固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内部设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下表面固接有凸块,所述凸块通过销轴与U型板转动相连,所述圆筒的内部底端设有防护架,所述圆筒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装置,所述U型板的前表面喷涂有刻度,所述刻度的前方中心设有指针,所述指针的顶端固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与圆筒固定相连,所述U型板的右表面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圆筒的一部分,所述螺栓的右侧固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圆筒相抵紧,所述圆筒的内部放置有3R棒电极。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包括支柱、卡槽、卡球、标签、横杆和挡板,所述支柱位于圆筒的内部底端,所述卡槽开设在圆筒的内部底端表面中心,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卡球,所述卡球与支柱固定相连,所述支柱的前表面粘合有标签,所述支柱的外壁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均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固接有挡板,所述支柱的上表面与3R棒电极相贴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相对于支柱的中心点左右对称。
优选的,所述卡球与支柱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杆、压板、防滑垫、滑杆、套筒、套环、圆槽、T型块和短杆,两个所述螺杆分别位于圆筒的外壁左右两侧,所述螺杆贯穿圆筒的一部分,所述螺杆与圆筒螺纹相连,所述螺杆的右侧固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右表面固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3R棒电极相抵紧,所述防滑垫与挡板相抵紧,所述压板的右表面上下两端均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壁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圆筒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螺杆的外壁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与螺杆螺纹相连,所述圆槽设在螺杆的四周,所述圆槽开设在圆筒的外壁,所述圆槽的内部上下两端均滑动卡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的左侧固接有短杆,所述短杆与套环固定相连。
优选的,两个所述T型块相对于螺杆的中心点左右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极装夹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圆筒、支柱、挡板、3R棒电极、防滑垫、压板、螺杆和套环之间的配合,在转动套环进行对3R棒电极加夹紧的过程中,防滑垫与3R棒电极之间的作用力相比防滑垫与挡板之间的作用力要小,能够防止防滑垫对3R棒电极的作用力较大造成3R棒电极的损坏,通过U型板、凸块、销轴、螺栓和橡胶块之间的配合,能够将3R棒电极进行角度上的微调,便于3R棒电极的加工作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市锦泽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市锦泽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2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部件加工用多方位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除屑的机械零部件加工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