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全包防水抗水压复合衬砌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81410.7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4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曹诗定;王伟;周倩茹;谢勇利;韦彬;胡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8;E21D11/15;E21D11/38;E21D20/00;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软下硬 复合 地层 防水 水压 衬砌 结构 | ||
1.一种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全包防水抗水压复合衬砌结构,包括隧道外注浆加固圈、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以及全包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包防水抗水压复合衬砌结构还包括防水底板、垫层以及抗水压锚杆,所述隧道外注浆加固圈、初期支护、全包防水层以及二次衬砌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防水底板刚接于二次衬砌层的底部,所述垫层设置于所述防水底板下方,并位于全包防水层的底部,所述抗水压锚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垫层及全包防水层后伸入所述防水底板中,所述抗水压锚杆的另一端锚固于围岩中;所述初期支护包括上部软地层初支和下部硬地层初支,所述上部软地层初支由喷射混凝土、钢拱架以及钢筋网组成,下部硬地层初支由喷射混凝土及钢筋网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全包防水抗水压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硬地层中设置有扩大拱脚,所述上部软地层初支的钢拱架下端落在所述扩大拱脚上,所述钢拱架脚部设置有锁脚钢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全包防水抗水压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水压锚杆锚固于围岩中的长度不小于计算所需锚固长度,且不小于4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全包防水抗水压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水压锚杆伸入所述防水底板中的一端为“伞”型钢筋,所述防水底板内埋设有受力钢筋,所述受力钢筋与所述抗水压锚杆上的“伞”型钢筋相互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全包防水抗水压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水压锚杆伸入所述防水底板中的一端上焊接有环形止水钢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全包防水抗水压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包防水层包括拱部预铺反粘型防水卷材层、防水底板部位防水涂料层以及隧道仰拱部位防水涂料层,所述拱部预铺反粘型防水卷材层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隧道仰拱部位防水涂料层的两端,所述拱部预铺反粘型防水卷材层与所述防水底板部位防水涂料层在拱脚处相互搭接,封闭成环,搭接时所述拱部预铺反粘型防水卷材层位于所述防水底板部位防水涂料层下方,所述抗水压锚杆穿过所述隧道仰拱部位防水涂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14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自动开关门系统
- 下一篇:一种PVC型材水速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