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爆炸物排除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9547.9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8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忠;高波;梁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5/02;B25J15/08;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黄志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炸物 排除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爆炸物排除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用于移动机器人主体的移动机构及用于对爆炸物进行危险排除的排爆机构,排爆机构包括并排设置且间隔设置于机器人主体上的夹持机构和排除机构、与夹持机构连接并用于观察夹持机构的工作状况的夹持观察件及与排除机构连接并用于观察排除机构的工作状况的排除观察件,其中,夹持机构能对爆炸物进行夹持固定,排除机构能对夹持机构所夹持固定的爆炸物进行危险排除。该爆炸物排除机器人通过夹持机构和排除机构相互协作,并通过夹持观察件和排除观察件实时观察工作状况并及时纠正,从而灵活地、协调地完成了对爆炸物的危险排除工作,保障了排爆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爆炸物排除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反恐行动中,往往需要出动技艺娴熟的反恐人员对爆炸物进行危险排除,但该过程存在高风险性,导致反恐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保障反恐人员的人身安全,一种可替代反恐人员深入危险地进行排爆处理的爆炸物排除机器人应运而生。
然而传统的爆炸物排除机器人在进行排爆操作时,无法灵活、协调地对爆炸物进行排爆操作,导致排爆的准确性和效率均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爆炸物排除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爆炸物排除机器人在进行排爆操作时,无法灵活、协调地对爆炸物进行排爆操作,导致排爆的准确性和效率均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爆炸物排除机器人,用于对爆炸物进行危险排除,包括机器人主体、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连接并用于移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移动机构及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连接并用于对所述爆炸物进行危险排除的排爆机构,所述排爆机构包括并排设置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的夹持机构和排除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并用于观察所述夹持机构的工作状况的夹持观察件及与所述排除机构连接并用于观察所述排除机构的工作状况的排除观察件,其中,所述夹持机构能对所述爆炸物进行夹持固定,所述排除机构能对所述夹持机构所夹持固定的所述爆炸物进行危险排除。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爆炸物的夹持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夹持组件并驱动所述夹持组件运作的夹持驱动器、与所述夹持驱动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驱动器绕第一轴线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一向驱动器、与所述第一向驱动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向驱动器绕第二轴线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二向驱动器及与所述第二向驱动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向驱动器绕第三轴线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三向驱动器,所述第三向驱动器还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连接;
所述排除机构包括用于对所述爆炸物进行危险排除的排除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排除组件并驱动所述排除组件运作的排除驱动器、与所述排除驱动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排除驱动器绕第四轴线进行旋转运动的第四向驱动器、与所述第四向驱动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向驱动器绕第五轴线进行旋转运动的第五向驱动器及与所述第五向驱动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五向驱动器绕第六轴线进行旋转运动的第六向驱动器,所述第六向驱动器还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轴线与所述第六轴线共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夹持驱动器连接的夹持本体、设于所述夹持本体两侧并共同用于对所述爆炸物进行夹持固定的左夹持件和右夹持件、设于所述夹持本体和所述左夹持件之间并用于将所述夹持驱动器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左夹持件的左夹持传动件及设于所述夹持本体和所述右夹持件之间并用于将所述夹持驱动器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右夹持件的右夹持传动件;
所述排除组件包括与所述排除驱动器连接的排除本体、设于所述排除本体两侧并共同用于对所述爆炸物进行危险排除的左排除件和右排除件、设于所述排除本体和所述左排除件之间并用于将所述排除驱动器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左排除件的左排除传动件及设于所述排除本体和所述右排除件之间并用于将所述排除驱动器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右排除件的右排除传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9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保险杠组件
- 下一篇:一种仿生轻量化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