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态食管测压系统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9208.0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1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立;王灿;刘贝贝;秦亭亭;沈淘淘;孙荣荣;顾琴;罗忠光;张骏;张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22 | 分类号: | A61B5/22;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食管 系统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态食管测压系统的检测装置,包括一密封圆筒,所述密封圆筒底部设置一加热器,加热器下方设置一风扇;固态食管测压系统的软管自所述密封圆筒的顶部伸入密封圆筒内,软管的其中一段是测压导管;所述密封圆筒与所述测压导管的上端对应部位设置第一温度探头,与测压导管的下端对应部位设置第二温度探头,与所述测压导管的中部对应部位设置压力探头;所述密封圆筒上还设有调压阀和泄压阀;所述第一温度探头、第二温度探头、压力探头与监控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湿度均匀可控、内部压力连续可调的测量装置,实现对固态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的有效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态食管测压系统的检测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中,上食管括约肌、食管体部、下食管括约肌等松弛及压力降低,引起的食管结构异常和食管运动功能障碍,导致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进入食管,是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因素。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是目前监测食管运动功能的“金标准”。它的测量原理是将一根布有多个压力传感器的监测导管,通过患者鼻腔插入胃部,根据导管上分布的压力传感器的不同位置高度,相应检测UES、体部、LES和胃内等处的压力值。
现有技术中,医院等医疗单位在使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时,无法对该测压系统的精确情况进行验证,也无法对其进行校准,这对于医院在对该类产品的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现有技术亟待研制一种对该类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的测量准确性进行检测验证的装置及方案,以便实现对固态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的有效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套湿度均匀可控、内部压力连续可调的测量装置,实现对固态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的有效测量。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态食管测压系统的检测装置,包括一密封圆筒1,所述密封圆筒 1底部设置一加热器3,加热器3下方设置一风扇2;固态食管测压系统的软管自所述密封圆筒1的顶部伸入密封圆筒1内,软管的其中一段是测压导管6;所述密封圆筒1与所述测压导管6的上端对应部位设置第一温度探头8,与测压导管6的下端对应部位设置第二温度探头10,与所述测压导管6的中部对应部位设置压力探头9;所述密封圆筒1上还设有调压阀5和泄压阀4;所述第一温度探头8、第二温度探头10、压力探头9与监控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圆筒1还同轴固定设有一导风筒,所述导风筒上、下端均敞口,下端对准所述加热器3;第一温度探头8、第二温度探头10、压力探头9均伸入所述导风筒中;所述加热器3、风扇2均处于导风筒下开口对应的范围之内。导风筒可以促使密封圆筒内气体形成循环运动,提高装置内气体温度的均匀性;
优选的,所述密封圆筒1内还设有湿度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湿度探头与所述第一温度探头8为一温湿度复合探头。
优选的,缩水监控系统具有显示第一温度、第二温度、湿度、压力的实时显示装置。
优选的,测试时,所述测压导管6底部距离所述加热器3的距离等于顶部距离所述密封圆筒1内顶端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密封圆筒1的高500mm,直径100mm,使密封圆筒内压力可在0~40kPa内连续调节。
优选的,所述监控系统采用数字温控仪,所述数字温控仪采用PID模糊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9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流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浴室用具有加热除雾功能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