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破碎地层超小净距城市隧道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8231.8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曹诗定;王伟;周倩茹;韦彬;唐皓;周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9/00;E21D20/02;E21D21/00;E21D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破碎 地层 超小净距 城市 隧道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破碎地层超小净距城市隧道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包括先行隧洞、后行隧洞、中空注浆玻璃纤维锚杆、中岩柱、先行隧洞初支、先行隧洞二衬、后行隧洞初支以及后行隧洞二衬;先行隧洞、后行隧洞均采用分步开挖,通过先行隧洞导洞往中岩柱方向施做中空注浆玻璃纤维锚杆,对中岩柱及待开挖部分岩土体进行预加固,为隧洞后续施工创造有利条件。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中空注浆玻璃纤维锚杆对中岩柱及待开挖部分岩土体进行预加固,后行隧洞邻近中岩柱区段采用跳槽法施工,解决在破碎地层中修建超小净距城市隧道时对周边环境影响大、中岩柱不稳定、施工风险高的问题,创造良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碎地层超小净距城市隧道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用地的限制,在城市中修建的小净距隧道日益增多,隧道净距也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中岩柱仅2-3m的超小净距隧道。城市小净距隧道一般具有覆土厚度不大,围岩级别较差等特点,且一般地表建(构)筑物较多,环境保护要求高,采用常规的山岭隧道支护措施和施工工艺很难达到地表建(构)筑物的保护要求,此时需对周边建(构)筑物进行拆除或迁改,代价高且影响隧道施工工期,并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大,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破碎地层超小净距城市隧道支护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破碎地层中修建超小净距城市隧道时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拆除或迁改,对周边环境影响大造成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破碎地层超小净距城市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先行隧洞、后行隧洞、中空注浆玻璃纤维锚杆、中岩柱、先行隧洞初支、先行隧洞二衬、后行隧洞初支以及后行隧洞二衬;所述先行隧洞与所述后行隧洞分布在所述中岩柱两侧,通过所述先行隧洞导洞往所述中岩柱方向施做所述中空注浆玻璃纤维锚杆对所述中岩柱及其附近围岩进行预加固,并且所述中空注浆玻璃纤维锚杆垂直于所述先行隧洞与后行隧洞的轴线。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中空注浆玻璃纤维锚杆呈梅花型布设于所述中岩柱及所述先行隧洞、所述后行隧洞邻近中岩柱侧区块岩土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注浆玻璃纤维锚杆伸入隧洞开挖轮廓部分随隧洞开挖同步挖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中空注浆玻璃纤维锚杆对中岩柱及先行隧洞、后行隧洞邻近中岩柱的围岩进行预加固,开挖后行隧洞邻近中岩柱的岩土体,解决在破碎地层中修建超小净距城市隧道时对周边环境影响大、中岩柱不稳定、施工风险高的问题,减小隧道实施过程中对周边表建(构)筑物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其操作简单、施工难度低、可实施性高,可缩短施工工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破碎地层超小净距城市隧道支护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破碎地层超小净距城市隧道支护结构施工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8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加工用除尘环保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投影灯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