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降解生物塑料快速降解的降解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77753.6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3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邢士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恩博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72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解 生物 塑料 快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可降解生物塑料快速降解的降解箱,包括降解筒体和液压缸,所述降解筒体的侧面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位于降解筒体内,且转动主轴上焊接有等间距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焊接有螺旋推进叶片,所述第一转轴座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转轴座连接有支柱。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机可带动转动主轴的转动,使搅拌轴对生物塑料搅拌处理,提高降解效率,充分对生物塑料进行降解处理,配合液压缸带动液压伸缩杆的伸缩,使降解筒体处于倾斜状态,降解后产物顺利从排料管排出机体外,避免降解筒体内剩余残留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降解塑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可降解生物塑料快速降解的降解箱。
背景技术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纸”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而“合成塑料”则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因此,生物降解塑料是兼有“纸”和“合成塑料”这两种材料性质的高分子材料。而生物降解塑料需用到降解箱,实现降解目的。
传统的降解箱在工作过程中,箱体内物料降解不够完全彻底,适用性有待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降解生物塑料快速降解的降解箱,旨在改善降解箱在工作过程中,箱体内物料降解不够完全彻底,适用性有待加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可降解生物塑料快速降解的降解箱,包括降解筒体和液压缸,所述降解筒体的侧面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主轴,所述转动主轴位于降解筒体内,且转动主轴上焊接有等间距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焊接有螺旋推进叶片,所述螺旋推进叶片与降解筒体内壁相贴合,所述降解筒体的顶端连接有进料斗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位于进料斗的一侧,所述降解筒体的前端面安装有液压控制开关,且降解筒体的另侧面连接有排料管,所述降解筒体的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一转轴座和两个第二转轴座,所述第一转轴座位于两个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座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一端与固定柱相焊接,所述第二转轴座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一端安装有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安装有支撑底板,且液压缸与液压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降解筒体双层结构,且降解筒体的夹层处填充有隔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降解筒体的顶端安装有可拆卸净化箱和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可拆卸净化箱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净化箱内安装有活性炭网和灰尘过滤网,所述活性炭网位于灰尘过滤网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出风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1)、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主轴,且转动主轴上焊接有等间距的搅拌轴,同时搅拌轴的一端焊接有螺旋推进叶片,而螺旋推进叶片与降解筒体内壁相贴合,驱动电机可带动转动主轴的转动,使搅拌轴对生物塑料搅拌处理,提高降解效率,同时螺旋推进叶片对降解筒体内壁的塑料残渣进行刮除,充分对生物塑料进行降解处理,然后在配合液压缸带动液压伸缩杆的伸缩,使降解筒体处于倾斜状态,降解后产物顺利从排料管排出机体外,避免降解筒体内剩余残留物。
(2)、通过降解筒体的顶端安装有可拆卸净化箱和抽风机,而抽风机与可拆卸净化箱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的,同时可拆卸净化箱内安装有活性炭网和灰尘过滤网,抽风机可将降解筒体内带有灰尘以及异味的气体输送到可拆卸净化箱内,活性炭网和灰尘过滤网对异味以及灰尘出去掉,避免排出气体污染了大气,提高了降解箱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恩博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恩博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7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