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冷系统中的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77747.0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0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闫云云;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联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F25B41/04;F25B4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师玮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冷系统 中的 载冷剂供液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冷系统中的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至少有2个,分别位于冷凝蒸发器中贮液器至若干个冷藏间的载冷剂进液支管上,每个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与冷藏间一一对应,包括液位控制电磁阀及浮球液位开关。液位控制电磁阀位于载冷剂进液支管上,浮球液位开关位于冷藏间的蒸发器的集液管上,液位控制电磁阀与浮球液位开关经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冷藏间载冷剂供液进行单独控制,避免因压差问题而导致各个冷藏间的载冷剂供液不均衡的问题,保证了各个冷藏间的制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系统中的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载冷剂多为液体载冷剂,如水、盐水、乙二醇溶液、二氯甲烷、三氯乙烯、丙二醇溶液等,也有以气体载冷剂,如二氧化碳。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氟利昂类制冷剂由于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正处于逐渐淘汰的局面。使得新型环保制冷剂和制冷系统势在必行,二氧化碳(CO2)为天然工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ODP-臭氧层破坏指数为0、GWP-温室效应指数为1、不可燃、不助燃、无毒、传热效率高、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且CO2具有较高的容积制冷量,是较为理想的制冷剂选择。
载冷剂制冷系统在低温工况下,随着温度的变化会造成较大的压差。以库温-20℃±2℃的冷库为例,采用CO2载冷剂供液,其蒸发温度为-30~-26℃(蒸发压力在13.3~15.3bar(表压))。如果当部分冷藏间已经完成降温,而有些冷藏间正在降温,各个冷藏间之间的温差达到4℃。正在降温的冷藏间需要大量供液,但由于压差的存在,使得回气管没有压缩机的吸气,造成载冷剂液体无法进入需要的蒸发器中。此时,需要人工手动调整阀门的开启度。而如果冷库的冷藏间比较多,压力相差又比较大,特别是用于具有配送功能的多温区冷库,采用人工调整会加大工作强度,且会存在因冷藏间多而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中载冷剂的供液装置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各个冷藏间需要人工调整载冷剂供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中的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通过供液装置的使用,使得冷库的各个冷藏间的载冷剂供液均衡,使得停止降温的冷藏间的载冷剂停止供液,而正在降温的冷藏间的载冷剂持续供液。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制冷系统中的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至少有2个,分别位于冷凝蒸发器中贮液器至若干个冷藏间的载冷剂进液支管上,每个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与冷藏间一一对应,包括液位控制电磁阀及浮球液位开关。
液位控制电磁阀位于载冷剂进液支管上,浮球液位开关位于冷藏间的蒸发器的集液管上,液位控制电磁阀与浮球液位开关经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一个冷藏间上设置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对每一个冷藏间的蒸发器进行单独控制,当浮球液位开关测定蒸发器的液面高度达到控制器设定的液位高度时,液位控制电磁阀断开,停止冷凝蒸发器中贮液器对蒸发器的载冷剂供液。从而使得压力低的冷藏间的蒸发器在开始降温时,很快把由于压力低的冷藏间的蒸发器首先供液到需要的液面而关闭;一些压力高的冷藏间的蒸发器只是暂时没有得到更多的载冷剂液体,随着一些压力低的冷藏间的蒸发器液位到达设定的液位高度而关闭,因此制冷系统载冷剂供液自然就会集中到一些液位仍然没有达到要求的冷藏间的蒸发器中,解决了供液不平衡的问题。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进一步对每一个冷藏间的蒸发器进行控制,载冷剂供液控制装置上还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位于蒸发器上,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蒸发器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冷藏间的蒸发器的温度进行测定,当蒸发器的温度达到控制器设置的温度时,液位控制电磁阀断开,停止冷凝蒸发器中贮液器对冷藏间的蒸发器的供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联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联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7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地膜整膜回收机的卷膜辊
- 下一篇:双离合双输出变速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