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克氏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7101.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1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曾本强;罗凌云;刘淑芸;余雪红;秦谊;胡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曾本强;罗凌云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氏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克氏针,包括针杆本体,所述针杆两端均设置有针头,整个所述针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针杆上还设置有一对螺帽。该克氏针接近螺钉的功能,不容易松动,不会过度加压,固定骨折断端时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克氏针。
背景技术
克氏针是一种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既可以作为定位或空心螺置入前的导针,也可用于骨折的辅助复位,甚至可以用作终极固定,比如髌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以及肱骨远端碎裂骨折等。但是由于克氏针光滑,在骨折端达到滑动加压的功能,所以固定过程中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是容易松动;此外,由于克氏针在固定骨折的时候的端的位置很重要,因此为了使克氏针能够在骨折断端的最佳固定位置进行固定,术者用克氏针从骨折一端进针钻好孔后退出,随后将克氏针尾部经所钻隧道逆行进入骨折一端,将克氏针尖退到骨折端,待复位骨折后,将克氏针针尖钻入到另一端固定,这个过程比较麻烦,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更换克氏针方向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更换电钻与克氏针的连接;同时光滑的克氏针在滑动加压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度加压,碎裂骨折可能再移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克氏针。该克氏针接近螺钉的功能,不容易松动,不会过度加压,固定骨折断端时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克氏针,包括针杆本体,所述针杆两端均设置有针头,整个所述针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针杆上还设置有一对螺帽。
本实用新型的克氏针,由于两端都设置有针头,因此将另一针头推至骨折端,待复位骨折后,将该针头的针尖钻入到另一端即可,简化了手术流程。与此同时,在整个克氏针上设置螺纹,当克氏针设置好位置后,在克氏针两端套入螺帽拧紧,随后剪断克氏针多余的尾部,增加与周围软组织的接触面积,不容易穿刺软组织或皮肤。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克氏针固定在骨折部位,不需要进行测深、攻丝等步骤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螺帽的厚度为1-4mm。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可以固定不同类型的骨头的骨折。
优选的,所述针杆和两个所述针头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通孔。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可以造成克氏针本体部分中空,从而可以减轻克氏针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针头为三棱锥型或者多棱锥型。
优选的,所述针头和针杆可以选用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
优选的,所述螺帽为锥形或圆柱形。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锥形的螺帽更加细长,使得螺帽与克氏针固定的更牢固一些,且一端尖锐可以进入骨头里面,有助于松质骨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2-螺纹,3-螺帽,4-针杆,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曾本强;罗凌云,未经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曾本强;罗凌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7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造型机的滑出机构
- 下一篇:试剂瓶取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