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的集尘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6922.4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1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李铁君;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清洁 机器人 集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的集尘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连通吸尘电机,所述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设置有滤网组件;其中,所述滤网组件靠近进气孔的一侧设置有滤网清洁装置,所述滤网清洁装置能够由流动于壳体内的气流驱动对滤网组件的表面进行清扫;以及能够对所述滤网清洁装置进行清洁的清理装置。可以保持滤网组件的进行尘气分离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的集尘盒。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扫地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家庭清洁作业中,传统的扫地机器人类似“行走的吸尘器”,通过吸尘口把清扫的污物吸入内置的集尘通道,最终由集尘盒所收集。
集尘操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驱动气流,在从清洁表面携带预清除的污物例如灰尘进入集尘通道,然后通过过滤结构的分离作用,从气流中分离出其携带的污物,最终集中到集尘盒中。
现有的过滤结构往往均配置带有网孔的滤网,以滤除较大颗粒的灰尘等污物,然后再通过吸附棉进行二次过滤,或者说分离。现有产品在使用中常常出现运行一段时间后,滤网的阻力就增大,乃至影响气流驱动力即负压吸力的情况,由此导致提供负压的吸尘电机载荷上升,并且整机的吸尘能力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的集尘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连通吸尘电机,所述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设置有滤网组件;
其中,所述滤网组件靠近进气孔的一侧设置有可转动的滤网清洁装置,所述滤网清洁装置能够由流动于壳体内的气流驱动对滤网组件的表面进行清扫;以及能够对所述滤网清洁装置进行清洁的清理装置。
作为优选地实现方式,所述滤网清洁装置包括转动轴;
安装于所述转动轴上的扇叶,所述扇叶能够被流动于所述壳体内的气流所驱动以带动转动轴转动;以及
安装于所述扇叶和/或转轴上的清洁刷。
作为优选地实现方式,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及由所述支撑框架固定的过滤部;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形成于所述支撑框架的条状凸起;在转动轴转动过程中,所述清洁刷将被所述条状凸起刮擦。
作为优选地实现方式,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条状凸起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的相对的两侧。
作为优选地实现方式,进气孔的进气方向相对于所述转动轴倾斜,并指向所述滤网组件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侧。
作为优选地实现方式,所述扇叶的至少部分横截面呈弧形设置。
作为优选地实现方式,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一端的转轴支撑部。
作为优选地实现方式,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及能够与上盖盖合的下盖,所述进气孔形成于所述下盖,所述出气孔形成于所述上盖,所述支撑框架安装于所述上盖;
所述转轴支撑部包括形成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支撑部,及设置于下盖的下支撑部;
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盖合时,所述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同轴,并且分别支撑所述转动轴的两端。
作为优选地实现方式,所述上盖的一端与下盖通过铰接结构连接,所述上盖的另一端通过能够解锁的锁定结构与下盖连接。
作为优选地实现方式,还包括布置于所述滤网组件的下游的过滤介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69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前模斜抽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二次吸尘的扫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