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5874.7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9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袁守娴;李树亮;张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守娴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526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装置 腹腔镜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包括:第一管体,内部固定有第一连杆;第二管体,同轴间隙配合在所述第一管体内,其沿其轴向通过弹簧与第一管体连接在一起;保护部,固定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前侧,主要由多个圆周均匀分布的保护架组成,相邻保护架之间形成通槽;穿刺刀,均匀分布有多个刀刃,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相接,所述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刀刃分别对应收缩在所述通槽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一次性腹腔镜用穿刺器易出现刺破人体内脏,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医生在手术操作难度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通常是通过2-3个1厘米的小切口在病人腔内进行手术操作,而一次性使用腹腔镜用穿刺器在腹腔镜手术中主要用途就是穿透腹壁全层,建立外界与腹腔的通道,让手术器械通过穿刺器套管进入到腹腔,完成手术过程。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手术的微创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多采用一次性腹腔镜用穿刺器,其中一次性腹腔镜用穿刺器由穿刺套管和穿刺芯两部分组成,穿刺芯主要任务就是和穿刺器套管一起,穿透腹壁全程,把穿刺套管留在腹壁上。
但是现有穿刺器刀的安全性、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经常出现刺破人体内脏,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同时大大地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护装置及腹腔镜穿刺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一次性腹腔镜用穿刺器易出现刺破人体内脏,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医生在手术操作难度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保护装置,包括:
第一管体,内部固定有第一连杆;
第二管体,同轴间隙配合在所述第一管体内,其沿其轴向通过弹簧与第一管体连接在一起;
保护部,固定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前侧,主要由多个圆周均匀分布的保护架组成,相邻保护架之间形成通槽;
穿刺刀,均匀分布有多个刀刃,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相接,所述弹簧自然状态下,所述刀刃分别对应收缩在所述通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后侧为外螺纹管,且其前侧内部设有第一阶梯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体的后侧外部设有第二阶梯槽,所述第二阶梯槽与第一阶梯槽共同形成用于安置所述弹簧的腔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部呈椎状,所述通槽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穿刺刀可沿所述通槽伸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保护部均采用医用塑料材质,且所述保护部的棱边处均进行圆角处理。
一种腹腔镜穿刺器,包括穿刺套管和内置于所述穿刺套管内部的穿刺芯,所述穿刺芯的下端设有内螺纹槽;
保护装置通过其外螺纹管与所述内螺纹槽螺纹连接在一起。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腹腔镜穿刺器的穿刺芯端部螺纹连接有保护装置,利用保护装置的穿刺刀可弹性收缩的性能,可以方便顺畅地穿刺皮肤,同时在穿刺完成的瞬间,阻力消失,锋利的穿刺刀会自动收缩到保护部的内部,大大地降低穿刺刀刺伤内脏的几率,同时降低了医生穿刺手术时的手上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守娴,未经袁守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5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浴室柜面盆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骨科护理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