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筒及采用该测试筒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3629.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炎;郭争光;张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天龙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阀 爆破 压力 测试 采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筒及采用该测试筒的测试系统,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系统包括充气装置、与充气装置连接的测试筒、连接在测试筒与充气装置之间用于显示安全阀爆破压力值的气压计,所述测试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用于与安全阀密封配合以使安全阀与筒体围成加压腔的密封结构,所述加压腔用于与安全阀的进气口连通以通过对加压腔充气测试安全阀的爆破压力,所述测试筒还包括与筒体固定连接并用于罩设在安全阀外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设有连通筒体与外界以在安全阀爆破时将气体排出筒体外的泄压口,由于防护盖与筒体的防护作用,安全阀的爆破过程发生在测试筒内,不会发生因安全阀爆破导致误伤试验人员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筒及采用该测试筒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摄像机、电动工具、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等电子设备日趋小型化、轻便化及便于携带化,作为这些电子设备用的驱动电源(即锂离子动力电池)也向高容量、高安全性及轻便化方向发展。使用时,锂离子动力电池会因充电器故障和过充等因素而随着电池内部化学反应而产生异常气体,导致电池内部压力过大,从而发生电池爆炸事故,其后果轻则损坏设备,重则伤及使用者。
授权公告号为CN206584993U,授权公告日为2017.10.2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锂动力电池的防爆阀,包括盖板,所述盖板顶部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对应的盖板的周围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粘接有防爆膜,所述防爆膜的顶部粘接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卡槽底部与盖板顶部形成安全气室,所述安全气室通过导气管与电池内部连接。当达到承受的最大气压时,防爆膜爆破,电池内部气体通过通孔和防爆阀排出电池外,达到保护电池的效果。
因此,防爆阀,即安全阀在防止锂离子动力电池爆炸等安全问题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了电池在异常条件下如过充等极端情况下是否可以释放内部压力达到避免动力电池爆炸等危险情况发生。常用的对安全阀爆破压力值的测试方法是将安全阀放入与之配合的腔体,在腔体上打孔,连接出一个气管,然后对腔体打压,测试安全阀的爆破压力值。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严重时会伤及测试人员及相关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系统在进行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筒的技术方案是:
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有用于与安全阀密封配合以使安全阀与筒体围成加压腔的密封结构,所述加压腔用于与安全阀的进气口连通以通过对加压腔充气测试安全阀的爆破压力,所述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筒还包括与筒体固定连接并用于罩设在安全阀外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设有连通筒体与外界以在安全阀爆破时将气体排出筒体外的泄压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时,将安全阀固定在在筒体内,通过密封结构使安全阀与筒体围成加压腔,然后将防护盖固定连接在筒体上,通过充气装置往加压腔内充气;当加压腔内压力达到安全阀的爆破压力时,安全阀爆破,筒体内气体通过防护盖上的泄压口泄压。由于防护盖与筒体的防护作用,安全阀的爆破过程发生在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筒内,不会发生因安全阀爆破导致误伤试验人员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系统在进行安全阀爆破压力测试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防护盖内用于密封装配安全阀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坐装在筒体上并与筒体密封配合。
有益效果:在进行安全阀的安装时,先将安全阀装配在密封座上,然后将密封座坐装在筒体上即可,方便安全阀的装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座为插装至筒体内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具有用于密封装配安全阀的安全阀安装孔,密封套外周还具有与筒体沿筒体轴向方向挡止密封配合的环形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3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教学用电焊台
- 下一篇: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