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用车防爆轮胎总成及充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73117.6 | 申请日: | 201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1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朱帅;蒋兵;王诗虎;李向楠;王伟民;樊孟宗;芮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5/20 | 分类号: | B60C5/20;B60C5/22;B60C29/06;B60C23/1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防爆 轮胎 总成 充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用车防爆轮胎总成,包括刚性车轮、设置于刚性车轮上的外胎、设置于外胎内部的内胎和设置于内胎内部的隔膜,隔膜将内胎的内腔体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储气腔。本实用新型的商用车防爆轮胎总成,内胎内部被隔膜分成多个独立储气腔的设计,使爆胎时对车辆冲击力小,不会使车辆行驶方向发生剧烈的变化,保证车辆行驶相对平稳,延缓事故恶化的时间,为驾驶员和商用车爆胎控制系统提供宝贵的应急处理时间,提高行车安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充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车防爆轮胎总成及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国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汽车作为一种实用的交通工具,走进千家万户。汽车给我们日常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例如行驶过程中爆胎事故的发生。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中,10%是由于轮胎故障引起的,而其中爆胎一项就占轮胎故障引发事故总量的70%以上。爆胎是指轮胎在极短的时间内因破裂突然失去空气而瘪掉的现象。
高速行驶途中发生爆胎,车辆会立即大角度的往爆胎一侧偏,出现离心力,方向盘变重,行驶方向难以控制;若此时驾驶员急打方向盘将增加离心力,若急刹车将增加制动力,在存在离心力的情况下,增加其它力,必然导致汽车更加失控,很有可能导致汽车侧翻,造成人员伤亡等更严重的后果。
现阶段乘用车多配备了胎压监控、胎压报警等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爆胎事故的发生。而商用车作为运输车辆,满载整车质量大,行驶时间长,且车辆保养不够重视,行驶速度快、路况差、胎压高等各种因素都易导致爆胎事故的发生。
商用车最大胎压可达10kg/cm2,相当于30层高的大楼底部所受到的压力。胎压为5kg/cm2的轮胎在瞬间爆炸,短距离产生的冲击波,足够把人的骨头震断。而一辆大型货车轮胎爆炸后产生的威力不亚于一颗手榴弹,破口越小则冲击力越大,爆炸点近10米范围内都属于危险区域。
为解决爆胎造成的危害,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也做了大量工作:
公开号为CN20552342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分段式汽车内胎,内胎内设隔膜,将汽车内胎隔成若干腔室,所述隔膜上设透气孔,透气孔上设单向阀。汽车内胎通过隔膜隔成若干腔室,并在隔膜上设单向阀,当其中一处出现漏气时,通过单向阀,可以实现分段释放胎内压力。该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爆胎造成的汽车失控情况,但在汽车内胎中设置若干单向阀,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制造难度,行驶过程中也会增大胎噪,降低车内成员的舒适度,且单向阀在车轮运动、颠簸过程中一旦发生脱落,在汽车内胎中不受约束,更加易导致爆胎事故的发生。
公开号为CN10608004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轮胎内胎,包括充气式内胎本体,所述内胎本体内设有垂直于所述内胎本体的圆周面且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隔断,多个所述第一隔断将所述内胎本体沿周向分隔成多个一级气仓;在每个所述一级气仓内,还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隔断,所述第二隔断将所述一级气仓进一步分隔为多个二级气仓。每个气仓均设带无线发射单元的胎压监测装置,在内胎本体中央,设环形充气管,与每个二级气仓连通,每个二级气仓设与充气管直接连通的单向阀,环形充气管还带有充气阀门。该方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爆胎造成的危害,但含有单向阀、硬质环形充气管等部件,结构过于复杂,生产成本和生产制造难度大,行驶过程中胎噪也增大,且单向阀、硬质环形充气管在车轮运动、颠簸过程中一旦发生松动、脱落,更加易导致爆胎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3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