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灌浆构件及其全灌浆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1873.5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0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印川;任成传;王志礼;赵志刚;刘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102202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预制件 灌浆 构件 及其 套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灌浆构件及其全灌浆套筒,包括第一预制部分、第二预制部分、套筒本体和出浆管,第一预埋部分与第二预埋部分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灌浆仓,灌浆仓与套筒本体的内腔相连通,出浆管与套筒本体的内腔相连通,出浆管的轴线与套筒本体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出浆管朝向套筒本体的顶部方向倾斜,出浆管的顶部与套筒本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较套筒本体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大。本实用新型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套筒下部的灌浆口,出浆管的顶部较套筒本体的顶部高,在灌浆完成后即使浆料发生收缩回落后,仍然能够保持套筒本体内浆料饱满密实,提高混凝土预制件灌浆质量,增强构件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灌浆构件及其全灌浆套筒。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这种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预制,顾名思义,是预先制造的意思,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混凝土预制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预制构件灌浆时,是从套筒下部灌浆口进行灌浆,可参考图1,出浆口位于套筒上部,灌浆完成后浆料会有部分收缩回落,导致灌浆料与套筒顶部的橡胶塞之间由一定缝隙,灌浆不饱满,降低灌浆质量;灌浆口、出浆口会削弱构件结构强度,且套筒下排灌浆口封堵工作繁琐,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混凝土预制构件灌浆时因灌浆不饱满导致的削弱预制件结构强度的现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灌浆构件及其全灌浆套筒,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现有套筒灌浆不饱满的问题,提高预制构件结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灌浆用全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出浆管,所述套筒本体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出浆管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出浆管与所述套筒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出浆管的轴线与所述套筒本体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出浆管朝向所述套筒本体的顶部方向倾斜,所述出浆管的顶部与所述套筒本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较所述套筒本体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大。
优选地,所述套筒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若干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套筒本体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灌浆构件,包含上述的混凝土预制件灌浆用套筒,包括第一预制部分和第二预制部分,所述第一预制部分设置第一预埋钢筋,所述第二预制部分设置第二预埋钢筋,所述套筒本体套设于所述第二预埋钢筋外部,所述第二预埋钢筋与所述套筒本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预埋钢筋的一端伸入所述套筒本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一预埋部分与所述第二预埋部分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灌浆仓,所述灌浆仓与所述套筒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预制部分靠近所述第二预制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本体的底部相平齐,所述套筒本体的顶部设置密封件。
优选地,所述套筒本体与所述第二预埋钢筋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埋钢筋与所述第二预埋钢筋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预埋钢筋与所述第二预埋钢筋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灌浆仓的灌浆口设置于所述灌浆仓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出浆管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远离所述第二预制部分的一端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埋钢筋的一端伸出所述套筒本体且与所述第二预制部分相平齐,所述套筒本体与所述第二预埋钢筋之间设置橡胶塞,所述第一预埋钢筋伸出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预制部分的端部相平齐。
优选地,所述出浆管的轴线与所述套筒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第一预制部分与所述第二预制部分之间的距离为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1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
- 下一篇:臭氧脱硫脱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