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1852.3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4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姜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马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0 | 分类号: | 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王月霞 |
地址: | 224221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加工 中心 数控机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包括机床本体,机床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水泵和气泵,机床本体的床身上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基座,两组基座之间设置有滑杆,滑杆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套接有滑块,左侧滑块的前侧壁设置有回水箱,右侧滑块的前侧壁设置有回液箱,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碎屑槽,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框,水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有水管,水管的底部设置有液体喷头,气泵的出气端设置有气管,气管的底部设置有气体喷头,限位框的前后侧壁和左右侧壁之间均设置有光栅。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工作台进行清洗,保证干燥和清洁度的同时,冷却液和清洗用水进行分开收集,为后续的重复利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件的车磨钻铣镗等加工工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现有的数控机床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为了对刀具和工件作业部位进行冷却降温,设计了一种可以排出冷却液的刀具用于对工件和刀具进行降温,但是混杂着加工产生碎屑的冷却液难以在此利用,而且在数控机床对工件加工后,作业台上需要清洗以保持工作台的清洁,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导致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对工作台进行清洗,保证干燥和清洁度的同时,冷却液和清洗用水进行分开收集,为后续的重复利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包括机床本体,所述机床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水泵和气泵,且水泵位于气泵的左侧,所述机床本体的床身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基座,两组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套接有滑块,左侧所述滑块的前侧壁设置有回水箱,所述回水箱的内腔设置有左过滤网,所述回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回水管,右侧所述滑块的前侧壁设置有回液箱,所述回液箱的内腔设置有右过滤网,所述回液箱的底部设置有回液管,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碎屑槽,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框,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底部出水端设置有液体喷头,所述气泵的出气端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底部出气端设置有气体喷头,所述限位框的前后侧壁和左右侧壁之间均设置有光栅,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壁左侧设置有报警灯,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壁右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光栅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水箱和回液箱的内腔底部均呈漏斗状,便于回水箱和回液箱中的液体排出。
优选的,所述碎屑槽包括后横槽、左竖槽、右竖槽、前横槽和出口竖槽,所述后横槽的槽底高度从中间向两侧逐渐降低,所述左竖槽、右竖槽和出口竖槽的槽底高度从后侧向前侧逐渐降低,所述前横槽的槽底高度从两侧向中间逐渐降低,使进入碎屑槽的液体可以在进入后横槽后,向两侧流动进入左竖槽和右竖槽,左竖槽和右竖槽中的液体向前流动进入前横槽,前横槽中的液体向中间流动进入出口竖槽,出口竖槽中的液体向前流动排出。
优选的,所述限位框以工作台的中心为基准位于后横槽、左竖槽、右竖槽和前横槽的外侧,防止工作台顶部的液体流到限位框围成区域的外侧,造成大范围的污染。
优选的,所述光栅为包括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的光电传感器,所述限位框以工作台的中心为基准位于后横槽、左竖槽、右竖槽和前横槽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水管和气管均为橡胶软管,可以在机床本体的主轴上下移动时有足够的的余量跟随主轴的移动,防止干涉主轴的正常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马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马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1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