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1284.7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7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许美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梁锦平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充气轮胎,其包括:胎面部、支撑部、胎底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嵌入部、变形部及连接部,嵌入部和连接部分别连接胎面部和胎底部,支撑部通过嵌入部径向向外延伸凸至胎面部的内部,并通过连接部径向向内延伸覆盖在胎底部的外侧,胎底部与径向内侧的轴套配合;支撑部的胶料邵氏硬度比胎面部及胎底部的胶料邵氏硬度大。本实用新型免充气轮胎通过设置胎面部、支撑部、胎底部的胶料不同硬度以确保轮胎操作简易、行驶舒适的同时提升轮胎行驶的牵引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特别是指一种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越加关注车辆的安全性能,免充气轮胎可降低失压所带来的行驶安全隐患而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趋势。电动代步车作为一种新兴的车辆,轮胎失压后的支撑性将会直接影响行驶的安全性。为提高轮胎的支撑性能,免充气轮胎整体采用热塑性工程塑料聚氨酯一次性注射或浇注成型而成。由于采用高强度热塑性工程塑料,此种轮胎的整体支撑性较好,但是舒适性较差,同时轮胎胎面的牵引性也不足,无法有效发挥轮胎的驱动作用。另外如专利CN201620958627.2和CN201610454425.9公开的两种免充气轮胎采用热塑性工程塑料聚氨酯一次性注射或浇注成型支柱,而后与轮胎胎面、胎底的橡胶材质进行硫化或采用粘结剂粘结而得轮胎成品。此种轮胎热塑性工程塑料聚氨酯与橡胶的融合性较差,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发生分层导致轮胎丧失牵引性。
综合考虑免充气轮胎的舒适性、牵引性,现有的橡胶免充气轮胎常采用一体式。为增加轮胎的舒适性能,轮胎整体采用缓冲性能较好的橡胶材质,但是轮胎胎面的橡胶容易发生破坏,无法满足轮胎行驶的牵引性能。反之,为提升轮胎的牵引性能,轮胎整体采用高抓地力的橡胶时,容易因轮胎整体的强度不足而导致支撑效果下降,在行驶时容易发生偏摆而影响其舒适性。因此一般的免充气轮胎无法全面同时满足舒适性、牵引性的要求。
此外,一般的免充气轮胎需要与轮辋装配使用,这无形中也增加了消费者的操作复杂程度。因此,现行轮胎需求一种操作简易、行驶舒适并兼具良好牵引性能的免充气轮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轻便型电动代步车用的免充气轮胎,可以确保轮胎操作简易、行驶舒适的同时提升轮胎行驶的牵引性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免充气轮胎,其包括胎面部、支撑部、胎底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嵌入部、变形部及连接部,嵌入部和连接部分别连接胎面部和胎底部,支撑部通过嵌入部径向向外延伸凸至胎面部的内部,并通过连接部径向向内延伸覆盖在胎底部的外侧,胎底部与径向内侧的轴套配合;支撑部的胶料邵氏硬度比胎面部及胎底部的胶料邵氏硬度大。
较佳的,所述嵌入部的径向厚度与胎面部径向高度的比值为10%~35%。
较佳的,位于胎面两侧的嵌入部的边缘与胎面部的外缘的最小距离为1mm~5mm。
较佳的,所述嵌入部向胎面部凸出延伸形成梯形、三角形、半圆形或矩形的截面形状中的任意一种。
较佳的,所述胎底部及所述轴套均呈圆环状,胎底部与轴套装配并支撑在旋转轴上。
较佳的,所述胎底部的宽度与胎面部的轴向宽度的比值为0.8~1.1。
较佳的,所述胎底部的厚度为4mm~10mm。
较佳的,所述胎底部和轴套之间采用卡槽配合。
较佳的,所述支撑部设有多种不同孔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1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鞋
- 下一篇:直立式沥青微波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