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0029.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之元;余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4;E03F5/06;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15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初期 雨水 排放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排放系统,包括雨水井、收集槽和污水槽,所述的雨水井和收集槽之间连接有雨水管,污水槽和收集槽之间设置有污水管,污水槽的底面上连接有排污管,雨水管与收集槽连接的一端所在的高度高于污水管与收集槽连接的一端所在的高度,在污水槽内安装有升降杆和旋转轴,旋转轴垂直穿过升降杆,在升降杆中远离污水管管口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浮球,升降杆远离浮球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升降绳和密封片,密封片与污水管的管口贴合,浮球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绳,第二升降绳远离浮球的一端与密封塞连接。能够使更多的雨水被排放至雨水井,且不易出现排污管堵塞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上往往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当降雨时,污染物随着雨水流入雨水井内,初期流入雨水井的污水污染物含量较高,这样的雨水流入河流,对河流的污染较为严重。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8501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初期弃污分流排放系统,包括弃流井、弃流管、排污管、拍门、浮球杆和浮球,在弃流管的联动杆分别与弃流井和雨水口内部空间连通,弃流管与雨水口内部空间的连通位置低于连接雨水井的连接管与雨水口内部空间的连通位置,排污管的两端分别与弃流井和污水井连通,浮球杆的两端分别与浮球和拍门的开关控制端连接。但是这样的结构中,排污管的直径小于弃流管的直径,若排污管的直径较大,容易出现雨水从排污管内流出的速度较快,导致较多的雨水被排放至污水井内。若排污管的直径较小,容易导致排污管被淤泥等杂物堵塞,使该系统无法正常的使用,需要经常安排疏通,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排放系统,能够使更多的雨水被排放至雨水井,且不易出现排污管堵塞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初期雨水排放系统,包括雨水井、收集槽和污水槽,所述的雨水井和收集槽之间连接有雨水管,污水槽和收集槽之间设置有污水管,污水槽的底面上连接有排污管,且污水槽和雨水井的开口处均盖设有井盖,所述的雨水管与收集槽连接的一端所在的高度高于污水管与收集槽连接的一端所在的高度,在污水槽内安装有升降杆和旋转轴,旋转轴水平的固定在污水槽内,污水管与污水槽连接的一端位于旋转轴的一侧,旋转轴垂直穿过升降杆,在升降杆中远离污水管管口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浮球,升降杆远离浮球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升降绳和竖直的密封片,密封片与污水管靠近污水槽一端的管口贴合,第一升降绳分别与升降杆和密封片连接,浮球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绳,在排污管的管口处安装有密封塞,第二升降绳远离浮球的一端与密封塞连接,在浮球位于最低点时,污水管与污水槽连接处的高度低于升降杆远离浮球一端的高度,浮球与旋转轴之间的升降杆的长度大于密封片与旋转轴之间升降杆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进行排水时,因为升降杆为一个杠杆,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浮球位于低于旋转轴的位置,此时升降杆远离浮球的一端处于抬起状态,密封片不能遮挡住污水管的管口,而密封塞则盖设在排污管的管口处。在下雨并进行排水的过程中,污水槽内的水越来越多,浮球也不断上升,并带动密封片遮挡住污水管的管口,同时带动密封塞升起,打开排污管的管口,将污水排出,并在污水进入污水槽和排出污水槽的量相等时达到平衡。通过在安装时调节第一升降绳和第二升降绳的长度,使在平衡位置时,使污水槽内的污水流入和排出的速度较小,从而降低了平衡时雨水从污水井内流出的量。若出现排污管的管口和密封塞之间的缝隙被堵塞的现象时,污水井内的水位会渐渐的上升,使浮球移动至更高的位置,带动密封塞进一步的打开,从而更好的进行排水,不易出现堵塞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污水槽内侧壁上安装有两根竖直的第一导向杆,且第一导向杆分别位于污水管的管口两侧,在两根第一导向杆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密封片竖直的两边插设在第一导向槽内,且当浮球位于最低点时,第一导向杆的长度大于污水管连接污水槽的管口底边与密封片底边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兴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0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积水道路
- 下一篇:一种循环式自动汇流焊的吸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