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髓导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69943.3 | 申请日: | 201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4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汤旭娜;陈度;刘婷;谢思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口腔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C5/40 | 分类号: | A61C5/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袁静 |
| 地址: | 210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髓导板,涉及口腔器械领域。该开髓导板包括固位体和上端空腔为第一引导孔的加长管,固位体包裹固位牙的牙冠、且对应于待开髓牙齿根管的上方设置有套管,套管带有第二引导孔且外壁设有若干突起;加长管的下端内壁自下端开口处向上依次开有轴向延伸的凹槽和周向设置的环形槽,凹槽与环形槽相连通,且凹槽和环形槽均与套管的突起相适配;将套管带有突起的一端插入加长管的下端时,套管的突起通过加长管的凹槽后进入环形槽,将加长管旋转后使突起与凹槽错开,套管的第二引导孔和加长管第一引导孔相连通,形成钻针经过的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够准确定位开髓位置,适用于前牙区和后牙区开髓治疗,操作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髓导板。
背景技术
根管治疗中的开髓导板技术随着影像技术、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以及最小损伤理念的推广而逐渐成为热点。现有的开髓导板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体积较大,且配套的开髓车针也需要特制加长,因此精度较低,只能使用于前牙区的开髓治疗,限制了开髓导板在后牙区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该治疗的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髓导板,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够准确定位开髓位置,适用于前牙区以及后牙区开髓治疗,操作方便安全。
一种开髓导板,包括固位体和上端空腔为第一引导孔的加长管,所述固位体包裹固位牙的牙冠、且对应于待开髓牙齿根管的上方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带有第二引导孔且外壁设有若干突起;所述加长管的下端内壁自下端开口处向上依次开有轴向延伸的凹槽和周向设置的环形槽,所述凹槽与环形槽相连通,且所述凹槽和环形槽均与所述套管的突起相适配;将所述套管带有突起的一端插入所述加长管的下端时,所述套管的突起通过加长管的凹槽后进入环形槽,将所述加长管旋转后使所述突起与凹槽错开;所述套管的突起进入所述环形槽后,所述套管的第二引导孔和加长管第一引导孔相连通,形成钻针经过的通道。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管的第二引导孔与待开髓牙齿根管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引导孔和第二引导孔与钻针相适配。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位牙为待开髓牙齿两侧2-3颗天然牙。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管的长度为4-6mm,第一和第二引导孔的直径为1-1.2m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突起为球缺状,所述球缺对应的球体的直径为0.2-0.4m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长管的长度为8-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因此可以适用于前牙及后牙开髓。在开髓过程中,可以通过单独使用套管或者将套管插入加长管,从而调节整体长度,增加对钻针头部的约束,在整个开髓过程中能够保证钻针一直处于稳定且钻入方向唯一的状态,从而显著显著提高开髓精度,操作方便安全。另外,通过是否使用加长管,还可以使开髓导板能够适用于不同张口度的患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固位体,2-加长管。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1-1套管,1-3连接杆,2-加长管。
图3是加长管和套管配合的结构简图,其中1-1套管,1-1-1第二引导孔,1-1-2突起,2-加长管,2-2-环形槽,2-3第一引导孔。
图4是加长管的结构简图,其中2-1凹槽槽,2-2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市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9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