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大鼠悬尾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9731.5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1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安莎莎;张之豪;南浩浩;赵婷婷;曹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付金星 |
地址: | 71011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大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实验动物模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辅助大鼠悬尾的装置,包括底座、布带和领口,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悬挂支架,所述悬挂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钩链,所述钩链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束衣,所述束衣的内部包裹有实验鼠,所述实验鼠的前肢与底座的顶面相接触,所述束衣的内部开设有叉口,所述叉口内腔左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子母贴。该辅助大鼠悬尾的装置,通过束衣、钩链以及布带之间的相互配合,实验鼠被包裹在束衣的内部,束衣的顶部通过钩链与悬挂支架固定连接,布带将实验鼠的尾部与钩链固定连接,实验鼠利用这种悬挂方式可有效避免实验鼠因尾部受力集中而出现损伤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该悬尾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实验动物模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辅助大鼠悬尾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动物实验中,大鼠悬尾模型的建立是国内外研究抑郁疾病、失重性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的经典模型,其原理是利用大鼠悬尾后企图逃脱但又无法逃脱,从而放弃挣扎,进入特有的抑郁不动状态,人们通过记录动物不动时间来反映抗抑郁药物、兴奋药物药效和作用。
现有的悬尾方法都是通过胶带、铁链、布带等直接接触大鼠尾部进行悬挂,由于大鼠自身体重较大且在实验过程中大鼠挣扎会使其尾部受力不断增长,这种方法使大鼠尾部受力点过于集中,造成实验过程中大鼠尾部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断裂,从而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安全有效的保护大鼠尾部不影响实验进程,仍是本模型建立过程中待突破的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大鼠悬尾的装置,具备可避免实验过程中对大鼠尾部造成伤害和可调节领口大小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大鼠悬尾的装置,包括底座、布带和领口,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悬挂支架,所述悬挂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钩链,所述钩链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束衣,所述束衣的内部包裹有实验鼠,所述实验鼠的前肢与底座的顶面相接触,所述束衣的内部开设有叉口,所述叉口内腔左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子母贴,所述叉口内腔右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八字扣,所述子母贴穿过八字扣的内部并与八字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束衣的顶部开设有钩孔,所述钩链的底端与束衣顶部的钩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束衣的内部开设有位于领口附近的前肢孔,所述前肢孔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前肢孔的内部分别与实验鼠的两个前肢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钩链穿过布带的内部,所述布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布带分别绑于实验鼠尾巴的中部和根部。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辅助大鼠悬尾的装置,通过束衣、钩链以及布带之间的相互配合,实验鼠被包裹在束衣的内部,束衣的顶部通过钩链与悬挂支架固定连接,布带将实验鼠的尾部与钩链固定连接,实验鼠利用这种悬挂方式可有效避免实验鼠因尾部受力集中而出现损伤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该悬尾装置的实用性。
2、该辅助大鼠悬尾的装置,通过子母贴和八字扣之间的相互配合,子母贴内子贴穿过八字扣的内部并与母贴的外表面相粘接,即可起到收束领口将实验鼠固定在束衣内部的作用,且人们可以根据大鼠的体型通过改变子贴在母贴外表面的粘接长度来调节领口的开口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叉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肢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前肢孔;3、束衣;4、钩孔;5、悬挂支架;6、实验鼠;7、布带;8、钩链;9、叉口;10、子母贴;11、八字扣;12、领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9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内科临床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压移位防压疮抚平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