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流保护电路、模拟量数据采集板卡、核电站仪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9201.0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0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宋磊;李伟;张晓冬;马建新;谢逸钦;张春雷;高超;杨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G01R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电智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0 | 代理人: | 吴红飞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电路 模拟 数据 采集 板卡 核电站 装置 | ||
1.一种过流保护电路,所述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防护Ia~Ib之间的电流,所述过流保护电路串联在输入电流和采样电阻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所述输入电流的功率管,以及与所述功率管连接的开关元件;以及
分别与所述功率管和所述开关元件并联的第一阻抗元件和第二阻抗元件;所述第一阻抗元件设置成:当所述输入电流处于Ia~Ib时,所述第一阻抗元件提供所述功率管导通的偏置电压,当所述输入电流大于Ib时,所述第一阻抗元件的大阻抗阻碍回路电流的增加;所述第二阻抗元件设置成:当所述输入电流小于Ia时,所述第二阻抗元件的分压小,所述开关元件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输入电流处于Ib时,所述第二阻抗元件达到所述开关元件的饱和导通状态,从而形成恒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管为第一三极管,所述开关元件为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输入电流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阻抗元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并联;所述第二阻抗元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a为4mA,所述Ib为20mA;所述第一阻抗元件的阻抗范围大小为1kΩ~100kΩ,所述第二阻抗元件的阻抗范围大小为≤23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输入电流小于Ia时,由于开关管尚未导通,通过所述第一阻抗元件的电流IR1小,所述过流保护电路中电流通过所述第二阻抗元件,所述第二阻抗元件的电流为IR2,当所述第二阻抗元件上的电流达到预定值时,所述开关元件饱和导通,使得流经与所述开关元件并联的第二阻抗元件的电流IR2接近恒流状态从而变小;此后增大的电流通过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回路,由于所述第一阻抗元件的阻抗,所述第一阻抗元件的电流IR1变大时,所述第一阻抗元件两端需要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需要变高,由于前级电路的驱动电压有限,不能提供电流IR1增加所需的电压,从而限制所述较大的电流IR1输入至采样电阻。
5.一种模拟量数据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电流接口,用于接收Ia~Ib之间的电流;
采样电阻,设置成基于所述采样电阻输出模拟电压信号;以及
设置在所述输入电流接口和所述采样电阻之间的过流防护电路,所述过流防护电路为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种所述过流保护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量数据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入电流接口和所述采样电阻另一端之间的防反接电路,并且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朝向所述采样电阻,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朝向所述输入电流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量数据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与所述采样电阻连接的滤波电路、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数字隔离电路和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量数据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阻为高精密电阻,且所述高精密电阻处于采样通道的最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量数据采集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阻的范围大小为25Ω~200Ω。
10.一种核电站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种所述的模拟量数据采集板卡,以及安装所述模拟量数据采集板卡的机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92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的印染机用印染胶辊
- 下一篇:一种方便携带的建筑施工用挡板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