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8877.8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8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钱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匠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16;E04D13/04;E04D1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鸿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5 | 代理人: | 徐凤艳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节能 屋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涉及建筑屋面技术领域。包括屋面体以及屋檐,屋面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与屋面体之间设置有加固杆,屋面体包括生态混凝土面层、排水层、防水层、保温层以及建筑基层,生态混凝土面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排水层,排水层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槽。该绿色建筑节能屋面,通过设置保温层,保温层为泡沫混凝土,保温层是以废混凝土再生骨料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垃圾,环保节能,保温层厚度为8‑10cm,既避免建筑基层承受较大的载荷,又能够保证保温效果,降低成本,耐根穿刺复合防水层的设置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从而增加该绿色建筑节能屋面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背景技术
屋面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的主要部分之一,它既包括工程所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设计、施工、维护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发挥功能保障作用,具体讲,屋面工程除应安全承受各种荷载作用外,还需要具有抵御温度、风吹、雨淋、冰雪乃至震害的能力,以及经受温差和基层结构伸缩、开裂引起的变形,因此,一幢既安全、环保又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的房屋建筑,屋面工程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目前的传统屋面结构形式大多为平屋面和坡屋面,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仅考虑遮风避雨的基本功能,建筑结构较为单一,长时间使用,导致屋面的保温效果较差,渗漏严重,使用寿命降低,同时传统的屋面排水、蓄水性能较差,导致屋面种植环境不良,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导致使用效果一般,为此,提出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具备保温效果好、防渗透以及排水、蓄水性能较好的优点,以解决传统的建筑屋面存在使用效果一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保温效果好、防渗透以及排水、蓄水性能较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包括屋面体以及屋檐,所述屋面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屋面体之间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屋面体包括生态混凝土面层、排水层、防水层、保温层以及建筑基层,所述生态混凝土面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排水层,所述排水层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建筑基层;
所述屋面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底部设置有蓄水通孔,所述屋面体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屋檐,所述屋檐的顶部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层为无纺布过滤层,且无纺布过滤层为150-200g/m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建筑基层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所述防水层为耐根穿刺复合防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是以废混凝土再生骨料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8-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屋檐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集水槽与蓄水槽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通孔与排水槽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排水槽的一端设置有集水槽,所述排水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集水槽。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匠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匠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8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