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断电的电子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8812.3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0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才;郑亚东;翟周林;王豹;余祥;刘元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行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33240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传送 电压单元 电池包 导通 传送 高电平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 高电平信号 电路系统 电子开关 多个电池 机械开关 继续发送 上电状态 时间保持 总电源 断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断电的电子开关,包括由多个电池组成的电池包BMS,所述电池包BMS连接有一个常备电压单元,所述常备电压单元通过开关K1与信号传送及保持单元相连接,所述信号传送及保持单元与NMOS Q1导通,所述NMOS Q1与NMOS Q2相导通并连接至电路系统MCU。有益效果:开关K1打开之后,常备电压单元的电压会通过开关K1,在一定时间之内传送到信号传送及保持单元。之后传送过来的常备电压慢慢降低至消失,t之前系统已经启动,MCU会发出一个高电平控制信号到信号传送及保持单元,这时候系统就会一直长时间保持上电状态。长时间之后,如果系统决定关闭总电源,MCU停止通过D4继续发送高电平信号,比机械开关可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断电的电子开关。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电池包除了很多电池之外,还需要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管理电池包本身,包括对外通讯输出电池包每串电池的电压,电池包温度,控制电池充放电开关,防止充电电压过高或者放电过放等,从而保证电池包本身的安全和健康。
BMS是电子系统,包含硬件,软件,BMS运行就需要消耗电能,这些电能来源于电池包中的电池。
在商业上,电池包是由专门的电池包厂家制造,这些电池包出货之前已经配备了BMS管理系统,这些电池包可能马上卖给客户使用,也可能放在仓库半年时间以上才出货。这么长的时间,BMS一直在消耗电能,如果功耗过大,电池包又没有及时充电,电池包就会由于被电池自身漏电以及BMS耗电给消耗殆尽,导致锂电池损坏。所以电池包厂家要求BMS耗电越少越好,通常要求在500微安以下,但是这个功耗一般BMS待机是做不到的,所以就有电池包厂家在BMS电源线路上装个开关,彻底断开BMS的电源,这样BMS就不耗电了,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有的电池包忘记关闭BMS电源开关,过半年,这个电池包基本上就坏掉了。
现有技术及其不足纯机械开关,无电子开关配套。只有两种状态,开,关。缺陷是如果本来要关闭,但是人为忘记关闭,就会导致电池包一直开启状态,放空电池,导致电池损坏;另外,机械延时开关:人工按下按钮后,开启2秒后,延时关闭,这种配合内部电子电路,缺陷是机械开关成本高,容易损坏。
为了解决人为忘记关闭BMS开关导致的电池包损坏,我们设计了这个自断电电子开关,来配合手动开关,实现BMS自断电,BMS发现电池包长期不用,就会自己关闭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断电的电子开关,可以实现在K1闭合情况下的系统电源下电,比机械开关可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自断电的电子开关,包括由多个电池组成的电池包BMS,所述电池包BMS连接有一个常备电压单元,所述常备电压单元通过开关K1与信号传送及保持单元相连接,所述信号传送及保持单元与NMOS Q1导通,所述NMOS Q1与NMOS Q2相导通并连接至电路系统MCU。
进一步的,所述常备电压单元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容C1和二极管D3,其中,所述二极管D2的1脚与总电源BAT+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2脚与所述电容C1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所述二极管D3相连接,且所述二极管D1的1脚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D2与所述电容C1之间设置有电阻R1。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传送及保持单元包括电阻R2、电容C2、电阻R3、电阻R4、电容C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阻R3相连接,所述电阻R2和所述电阻R3之间设置有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2与所述电阻R4相连接,且所述二极管D4与所述电容C3设置于所述电阻R4的两端,所述电阻R4与所述二极管D5的2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1脚接地,所述电容C3与所述NMOS Q1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行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行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8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盒
- 下一篇:无线充电装置、车载无线充电板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