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充气膜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8679.1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0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肇新材料技术(赤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地址: | 437000 湖北省咸宁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充气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充气膜控制装置,包括充气膜主体、控制主机和充气泵,所述控制主机设置在充气膜主体的内部,所述充气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条式空腔,所述充气膜主体表面的内外两侧均胶接有密封盖,两个所述密封盖之间螺纹连接有检测套,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膜技术领域。该建筑充气膜控制装置,通过将充气膜主体压制成一条条空腔的结构,使内部空间单向排列,并在内部设置检测套、U型磁致探杆、磁环与轻质薄片的配合,进而可检测该处气流的流向,进而可在充气膜表面某处漏气的情况下分区进行检测,便于快速缩小范围确定漏气区域,进而提高了检修的效率,且单个条式空腔漏气,不影响整体使用,不会过于耽误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充气膜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充气膜结构有单层、双层、气肋式三种形式,充气膜结构一般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能源供应。低拱、大跨建筑中的单层充气膜结构必须是封闭的空间,并保特一定的室内外气压差。充气结构,又名“充气膜结构”,是指在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制品中充入空气后而形成房屋的结构。充气式结构又可分为气承式膜结构和气胀式膜结构(或叫气肋式膜结构)。最典型的充气膜结构建筑是水立方,水立方的内外立面充气膜结构共由3065个气枕组成,最大的达到70平方米,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展开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充气膜结构工程,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现有的充气膜结构一般用于大型场地,覆盖面积大,在其中某处破损漏气后,很难及时觉察,及时发现有漏气情况,也不能很快定位漏气的点进行修复,检修时间长,进而可能会耽误工程进度,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充气膜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充气膜结构覆盖面积大,在其中某处破损漏气后,很难及时觉察,及时发现有漏气情况,也不能很快定位漏气的点进行修复,检修时间长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充气膜控制装置,包括充气膜主体、控制主机和充气泵,所述控制主机设置在充气膜主体的内部,所述充气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条式空腔,所述充气膜主体表面的内外两侧均胶接有密封盖,两个所述密封盖之间螺纹连接有检测套,所述检测套的内部开设有与条式空腔同向的气流孔,所述气流孔内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U型磁致探杆,所述U型磁致探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磁环,且磁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轻质薄片,所述轻质薄片的前后两侧与U型磁致探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力线,所述检测套的右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检测模块,且检测模块的左侧与U型磁致探杆的两端之间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套设置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条式空腔的内部。
优选的,多个所述检测模块之间以及检测模块与控制主机之间均通过数据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气膜主体的底部连通有管式固定架,所述管式固定架的正面连通有充气嘴。
优选的,所述充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充气管,且充气管的一端与充气嘴连通。
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机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触屏限制屏,所述控制主机正面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控制主机正面的下方铰接有检修箱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充气膜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肇新材料技术(赤壁)有限公司,未经兴肇新材料技术(赤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8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总成线束
- 下一篇:具有电路单元之均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