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润滑和复合力加载系统的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8405.2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3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瑜;何涛;朱路生;李成;张宇;张文标;骆元庆;李金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复合 加载 系统 往复 摩擦 磨损 试验 | ||
1.一种自带润滑和复合力加载系统的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包括润滑系统(1)、底座支脚(2)、底座(3)、上试件(4)、加热装置(5)、定滑轮(6)、导杆Ⅰ(7)、下试件(8)、直线轴承Ⅰ(9)、柔性梁(10)、复合力加载系统(11)、平衡砝码杆(12)、平衡砝码(13)、转轴(14)、应变片(15)、L型支架(16)、温度传感器(17)、调速电机(18)、直线轴承Ⅱ(19)、导杆Ⅱ(20),连杆(21)、曲柄盘(22)、速度传感器(23)和转换接头(24),所述底座支脚(2)与底座(3)通过螺栓连接;调速电机(18)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3)上;曲柄盘(22)与调速电机(18)通过联轴器连接;连杆(21)与曲柄盘(22)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导杆Ⅱ(20)与连杆(21)通过转动副连接,并与直线轴承Ⅱ(19)通过滑动副连接;直线轴承Ⅱ(19)和直线轴承Ⅰ(9)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3)上;直线轴承Ⅰ(9)与导杆Ⅰ(7)通过滑动副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L型支架(16)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3)上部;所述柔性梁(10)的固定端通过转轴(14)与L型支架(16)构成转动副;所述平衡砝码杆(12)通过螺纹连接在柔性梁(10)固定端的端部,所述平衡砝码(13)挂在平衡砝码杆(12)上;所述应变片(15)通过粘接剂分别粘贴在柔性梁(10)中部的两侧;所述上试件(4)通过螺柱连接在柔性梁(10)浮动端的下部;所述上试件(4)通过螺纹连接转换接头(24),且转换接头(24)与上试件(4)内部润滑流道连通;所述下试件(8)与上试件(4)间通过滑动副连接,下试件(8)两端通过螺纹分别与导杆Ⅰ(7)和导杆Ⅱ(20)同轴心连接,且下试件(8)的轴线与柔性梁(10)的中心平面垂直;
所述润滑系统(1)由电机底座(101)、电机(102)、联轴器(103)、齿轮泵(104)、集油箱(105)、过滤器(106)、回油箱(107)和溢流阀(108)组成;其中电机(102)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底座(101)上;齿轮泵(104)与电机(102)通过联轴器(103)连接;齿轮泵(104)上部的出液口与安装在上试件(4)上的转换接头(24)通过软管连接,且齿轮泵(104)上部的出液口与集油箱(105)间并联一个溢流阀(108),集油箱(10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3)上;齿轮泵(104)下部的进液口与回油箱(107)通过管路连接;过滤器(106)设置在集油箱(105)下部出液口处;回油箱(107)设置在过滤器(106)下部;溢流阀(108)出液口与回油箱(107)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复合力加载系统(11),由杠杆砝码加载装置(111)、螺栓弹簧加载装置(112)及过渡螺柱(113)组成;所述砝码加载装置(111)通过螺纹连接在柔性梁(10)浮动端的端部;所述螺栓弹簧加载装置(112)通过螺栓固定在L型支架(16)上部,并通过过渡螺柱(113)设置于柔性梁(10)浮动端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润滑和复合力加载系统的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传感器(23)通过磁性基座设置在底座(3)上,且其探头对准导杆Ⅱ20并与导杆Ⅱ(20)中心轴线垂直;所述定滑轮(6)通过螺钉设置在底座(3)上且其凹槽中心线与下试件(8)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加热装置(5)通过螺栓设置在上试件(4)上;所述温度传感器(17)通过磁性基座设置在底座(3)上,且其探头对准上试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润滑和复合力加载系统的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砝码加载装置(111),包括砝码加载标尺(1111)、加载砝码杆(1112)、加载砝码(1113)和定位螺母(1114);加载砝码杆(1112)通过螺纹固定在柔性梁(10)浮动端的端部,且其外表面设有螺纹;加载砝码(1113)通过两个定位螺母(1114)固定于加载砝码杆(1112)上;砝码加载标尺(1111)设置在加载砝码杆(1112)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84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检测器皿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空气超声波负离子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