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血阀及导管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7957.1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8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虎;胡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宜心康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24 | 分类号: | A61M39/24;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止血阀及导管鞘,该止血阀包括阀盖、阀座、以及设置于所述阀座内的圆形垫圈,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座上,所述垫圈的中心开设有切口,所述垫圈的朝向所述阀座的一面设置有三条加强筋,所述三条加强筋以所述切口为圆心,呈三角形向四周辐射状均匀布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对于阀座与阀盖的超声波焊接要求,并且在打压时,血压压迫三条加强筋形成向心的压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密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止血阀及导管鞘。
背景技术
介入医学技术是从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经常需要通过经皮穿刺或通过人体原有通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送至病症部位进行诊断造影、治疗、组织采集、细菌学、细胞学研究、生化检查治疗等,在这种手术过程中,为了减少对人体组织的损伤、减少血液流失,降低手术复杂程序,经常会采用导管鞘以及其他输送装置、交换装置等。这些器械为了能有效减少血液流失,一般采用一定的密封装置来实现,由于其有一止血阀,故血液不会从鞘管向外流出,如导管鞘。此器械在手术时,先将鞘管插入血管,然后手术中使用的诊断或治疗器械通过鞘管而进入血管。因此,使用鞘管能有效减少对血管的损伤,防止血液流失。导管以及其他相关器械也能非常容易进入病症部位,从而缩短整个手术的时间,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手术功效。对此,止血阀的要求主要为在器械或导管插入鞘管或抽出,均能有效密封。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导管鞘使用的止血阀通常在平面中间设计有十字形或一字型切口,依靠阀座与阀帽通过超声波焊接挤压硅胶止血阀,使硅胶止血阀变形,形成对切口的挤压从而达到在4ATM-6ATM时血液不会泄露。
如果阀座与阀帽焊接不到位,硅胶止血阀变形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会漏血,如果焊接太过,则会导致硅胶止血阀变形过度,切口分开,进而导致导管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止血阀及导管鞘,旨在提升止血阀及导管鞘的密封效果,更好的防止血液流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血阀,包括阀盖、阀座、以及设置于所述阀座内的圆形垫圈,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座上,所述垫圈的中心开设有切口,所述垫圈的朝向所述阀座的一面设置有三条加强筋,所述三条加强筋以所述切口为圆心,呈三角形向四周辐射状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垫圈的朝向所述阀座的一面的四周设置有挡圈,所述三条加强筋分别与所述挡圈具有一定间隙,所述阀座内设置有与所述挡圈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挡圈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垫圈为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阀座与阀盖通过超声波焊接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阀座为中空结构,所述阀座的底部连接有鞘管,所述阀座的一侧连接有压力延长管,所述鞘管、压力延长管均与所述阀座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鞘管与所述阀座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压力延长管的一端与所述阀座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三通阀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导管鞘,该导管鞘包括如上所述的止血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止血阀及导管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垫圈的朝向所述阀座的一面设置三条加强筋,相对于现有技术,降低了对于阀座与阀盖的超声波焊接要求,并且在打压时,血压压迫三条加强筋形成向心的压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宜心康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宜心康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7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