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部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7852.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1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薛帮灿;石萌;袁飞武;周大勇;刘彦军;张栋;贾涛;王忠俊;邓立广;金文峰;柏健;金亨奎;窦树谦;傅晓亮;孟佳;安美娟;张东;赵金阁;王俊奇;朱美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张相钦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部 助力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腰部助力装置,包括穿戴部件、驱动单元及传动单元,穿戴部件包括上身穿戴部件及下身穿戴部件;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上身穿戴部件和下身穿戴部件中的一个;传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上身穿戴部件和下身穿戴部件中的另一个,使所述上身穿戴部件可相对所述下身穿戴部件做复合运动。本申请的腰部助力装置,驱动单元通过传动单元传递动力,使上身穿戴部件相对下身穿戴部件做复合运动,在用户从弯腰到直立的过程中提供助力,结构简单且元件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部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长时间从事弯腰劳动的人员,由于不断地弯腰和直立,在大量的体力消耗中,腰部肌肉承受的应力尤其大,而且人体在弯腰劳动时,其脊柱类似于一根底部固定于骨盆中的弯曲受力的悬臂梁结构,腰椎位于悬臂梁结构的根部,受力最大。因而使得这一类人员易患腰肌劳损和各种腰椎疾病,严重的会完全丧失劳动力,甚至瘫痪。另外,对于一些患有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肌紧张、腰部损伤等疾病的病人,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经常性的弯腰,然而缺乏有效的腰部助力,在腰部肌肉频繁弯曲直立过程中受力,腰部疾病很难恢复,甚至会进一步恶化。
现有的一些腰部助力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价格昂贵,很难大范围推广,无法适用于广大的体力劳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的腰部助力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腰部助力装置,包括穿戴部件、驱动单元及传动单元,穿戴部件包括上身穿戴部件及下身穿戴部件;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上身穿戴部件和下身穿戴部件中的一个;传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上身穿戴部件和下身穿戴部件中的另一个,使所述上身穿戴部件可相对所述下身穿戴部件做复合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腰部助力装置包括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连接所述上身穿戴部件和所述下身穿戴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穿戴部件包括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设有用于导引传动单元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穿戴部件包括多个导向元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向元件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剪式连杆机构,所述剪式连杆机构包括多个剪式连杆单元及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式连杆单元的转动副,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剪式连杆机构伸长或缩短。
进一步的,所述剪式连杆单元包括第一连杆及与第一连杆枢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枢接的轴线穿过所述第一连杆的中心及第二连杆的中心,所述传动单元被驱动时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成的角度增大或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副包括基部及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基部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一个剪式连杆单元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相邻的剪式连杆单元的第二连杆,所述传动单元被驱动时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绕同一转轴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式连杆单元由一对转动副连接,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与一对转动副的排列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动力输出部及第二动力输出部,所述驱动单元连接一个所述剪式连杆单元,所述第一动力输出部连接该剪式连杆单元第一连杆,所述第二动力输出部连接该剪式连杆单元的第二连杆。
进一步的,所述上身穿戴部件包括肩部穿戴部、背部穿戴部及腰部穿戴部,所述背部穿戴部连接所述肩部穿戴部和腰部穿戴部且所述背部穿戴部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所述传动单元连接所述背部穿戴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身穿戴部件包括髋部穿戴部及腿部穿戴部,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髋部穿戴部,所述髋部穿戴部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7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的智能早教机器人
- 下一篇:捆扎机上料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