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5959.7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1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秀玲;刘铁山;李志伟;张恒;刘华江;崔瀛;杨振华;吴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雄安设计咨询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纪志超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多道平行于路中线并排装配的组合式车道;所述组合式车道由若干个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依次装配而成,其中相邻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通过多个纵向排列的传力杆连接;连接相邻组合式车道的多个横向排列的拉杆;填充在组合式车道缝隙中的防水早强混凝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采用特定结构及连接关系,通过传力杆和拉杆将相邻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进行连接,并通过防水早强混凝土进一步连接成为整体结构,从而既可以将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连接成一个整体,又能在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间有效传递荷载,而不产生裂缝,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人工机械现浇而成;需要在施工现场立模板、通过机械摊铺混凝土,并采用人工现场插入拉杆传力杆,成型后人工设纵横缝。现浇成型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通过拉杆、传力杆来传递荷载,同时通过设置的纵横缝来避免温缩裂缝的产生,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但是,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需要在现场进行施工、养生,工期较长,且需要完全封闭交通。
为了解决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现场施工工期较长、完全封闭交通的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在工厂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后现场拼接安装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技术方案:(1)将水泥混凝土板块在工厂预制成企口形式,运输到现场后通过企口互相咬合形成整体;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板块通过企口咬合,板块之间仍然相互独立,相邻板块之间并没有连接成整体,也无法传递荷载,导致各个板块由于受力不均,在长期荷载的作用下,各板块之间会产生差异沉降;同时,雨水的渗入会进一步导致板块底部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动水压力,导致板底脱空而使面板块断裂。
(2)装配前在水泥混凝土板块间预留一定的空隙,再采用水泥混凝土现场浇筑在预留的空隙中,连成一整片没有缝隙的大板块;虽然该技术方案通过现浇将相邻板块连成一整个大板块,但是由于混凝土板块热胀冷缩的特性,板块越大越容易引起板块表面不规则的温缩裂缝的产生;同时,由于受施工精度的影响,板块越大,板块下部越容易存在高低不平的现象,从而在高低不平的部位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板块的开裂。
综上,现有技术均无法解决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间如何有效传递荷载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既可以将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连接成一个整体,又能在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间有效传递荷载,而不产生裂缝。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
多道平行于路中线并排装配的组合式车道;所述组合式车道由若干个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依次装配而成,其中相邻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通过多个纵向排列的传力杆连接;
连接相邻组合式车道的多个横向排列的拉杆;
填充在组合式车道缝隙中的防水早强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的横向宽度为260cm~405cm,纵向长度为375cm~570cm,厚度为22cm~32cm。
优选的,所述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内部设有上下两层钢筋网,侧面位于两层钢筋网之间的部分设有多个孔位。
优选的,所述钢筋网中钢筋的直径为12mm~16mm,纵向排列的相邻钢筋的间距为10cm~15cm,横向排列的相邻钢筋的间距为15cm~30cm,上下两层钢筋网分别设在距顶面和底面1/4~1/3厚度处。
优选的,所述钢筋网中纵向排列的钢筋伸出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侧面,伸出的长度为20cm~25cm,横向排列的钢筋伸出预制水泥混凝土板块侧面,伸出的长度为35cm~4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雄安设计咨询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雄安设计咨询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5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无重力自吸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施肥的梨树幼苗立体栽培装置